新学期开始了,孩子们又要领到崭新的课本,开启美好的读书时光。你可曾想过,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小学生捧着什么样的课本读书?或许你可以去山西博物院“山河永固”展寻找答案。

这本来自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课本名为《战时新课本》。封皮下部印着一群孩子或执红缨枪,或扛麦穗,或席地写字,生动勾勒出战火中的童年日常。

《战时新课本》(迎泽区委宣传部供图)

翻开第一页是课本目录。《开学了》是“收心”第一课,《指甲卫生》《坐要正直》则将卫生行为习惯融入教学,连应用文写作都带着时代烙印——过路条、收条怎么写,是孩子们必学的“生存技能”。

课本中,秋收、打场、送公粮、养牛等生产知识占足篇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化作课本里的《秋翻地》《放牛》等篇章,将大生产运动的实践编成教材。书中还有八篇《练习》——看来根据地的小朋友,也要写家庭作业。

此书生动勾勒出战火中的童年日常(迎泽区委宣传部供图)

课本语言鲜活如初,歌谣更是朗朗上口。第44页的《压岁钱》唱道:“胜利年,姥姥给俺压岁钱,压岁钱,一张张,俺去买杆红缨枪,红缨枪,枪缨红,汉奸见了叫头疼。”而《拥军》则描绘出根据地百姓拥护八路军的心声:“正月里,是新春,今年就是反攻年,反攻全靠八路军,日本鬼子打出去,欢欢乐乐过新春。”

如今,这本《战时新课本》,穿过战争的硝烟,走过岁月的洗礼,静静躺在展柜中。曾经捧着它阅读的人多已作古,但那稚嫩洪亮的朗朗读书声,仿佛穿透时空,萦绕在观展者的耳畔,让人感念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的此时此刻。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展出,持续至10月10日,期间观众可免预约入场参观。(来源:山西博物院)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