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师范大学236星火科普实践队在灵丘开展了三下乡活动。

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河南村童心港湾,队员们为50余名儿童组织趣味运动会,背靠背运球、你画我猜等项目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锻炼了身体素质与协作能力;创意手工活动中,孩子们跟着队员学做黏土草莓、西瓜冰棍和折纸玫瑰,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创造力。此外,“手语传情,舞动关爱”主题课程通过短片、案例和舞蹈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残障群体、深化关爱意识;科普实验课上,“火焰掌”“覆杯实验”等趣味演示,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燃烧奥秘与大气压原理,播下科学的种子。

实践队还走进花灯非遗工作室与平型关红军小学,感受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的力量。在花灯非遗工作室,队员们了解花灯奇思妙想的造型特色、制作流程,以及因年轻人不愿钻研面临的传承困境,队员们还动手制作花灯,真切感受非遗魅力。在平型关红军小学,队员们聆听了2013年革命先辈后代合力筹建学校的历程,校园内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与“红色教育+体育”的特色办学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实践队联合太原理工大学、晋中信息学院实践队成员,跟随村书记走进田脊梁专业合作社开展调研。了解到该合作社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技术支持下,以酵素为核心构建自循环产业链,通过微生物酵素杀虫、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实现零浪费,成为山西践行有机旱种理念的生动范例。

据悉,236星火科普实践队灵丘分队中“236”代表的是该校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华盛小区的一个女生宿舍编号。2007年,住在该宿舍的8名女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将卖废品的钱积攒起来,创建了“236爱心基金”。此后,爱心基金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在学校支持下成为学生社团“236爱心社”“236”也从一个宿舍代号,变成了传递爱心、奉献社会的象征。(袁清宁 马明清)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