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上城东南营街,有两座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宋代砖塔——天宁寺双塔。这两座砖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璀璨瑰宝,更是北宋皇室虔诚崇佛、民众踊跃参与的鲜活见证者。
双塔并峙,一实一空暗藏千年玄机
冠山天宁寺双塔东西相依而立,彼此间距仅三十余米。从外观上看,二者形制近乎一致,均为八角楼阁式砖塔,共四层,通高约21米。塔身仿木构砖雕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细腻入微,檐下的斗栱仿佛是用真正的木材精心雕琢而成,将宋代建筑的典雅风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冠山天宁寺双塔东西相依而立(平定县新闻中心供图)
然而,当人们细细观察时,便会发现其中隐藏着独特的差异。东塔为实心结构,宛如一位沉稳内敛的智者,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西塔则为空心,内部设有木质扶梯,游人可沿着扶梯拾级而上,登高望远,将周边的美景尽收眼底。这种“一实一空”的独特格局,不仅在建筑形式上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更在民间流传中演化为“雌雄塔”的传奇称谓。
修复工程,地宫开启千年时光之门
真正的惊世之谜,深埋于西塔之下。2005年,在对双塔进行修复工程的过程中,考古人员于西塔塔基处意外发现了一座面积仅为1.3平方米的宋代地宫。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地宫的大门,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千年前的时光之门。
地宫内,护法金刚壁画色彩鲜艳如初,仿佛刚刚绘制完成一般,画中的金刚威风凛凛,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18件供器整齐地陈列其中。唐宋铜币散落四周,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昌盛。
蔡京题额,千年古寺烙下皇家印记
据《平定州志》记载,天宁寺原名寿宁寺,其匾额“天宁万寿禅林”由北宋权相、书法大家蔡京亲笔题写。蔡京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气势磅礴,这一细节无疑为双塔增添了浓厚的皇家背景色彩。从宋太宗下诏寻访舍利,到蔡京亲笔题写匾额,再到地方军政长官谭延德亲自主持建塔,冠山天宁寺西塔的建造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国保之列,千年瑰宝重焕璀璨新生
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天宁寺的殿宇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倾颓,唯有双塔依然巍然耸立,宛如两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2006年,双塔修复工程顺利竣工,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建筑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同年,双塔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更加专业地保护和管理。
冠山天宁寺双塔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定县新闻中心供图)
2013年,凭借其明确的宋代纪年、精湛绝伦的仿木构工艺,以及西塔地宫出土的海量文物,冠山天宁寺双塔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双塔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在中华文明传承中重要地位的肯定。
如今,两座塔静静矗立在天宁园内,东塔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默默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西塔则如同一座封存千年的佛教宝库,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智慧。它们不仅是平定古城的地标性建筑,更是研究北宋佛教史、建筑史、皇家宗教政策乃至社会文化的一把金钥匙。(赵瑞 翟志洋)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