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走进山西长治市沁县松村至迎春公路沁州北路延伸段施工现场,只见一条刚铺完的沥青路蜿蜒伸展,黝黑的路面泛着油光,两台压路机来回穿梭,将新铺设的沥青层碾得紧实平整;另一边,路面两台摊铺机缓缓推进,滚烫的沥青被均匀摊铺开来,压路机紧随其后,钢轮滚动间,松散的沥青颗粒渐渐融合成平整的路面。工人们手持铁锹、木推板来回修整,细致地填补边角缝隙,确保每一寸路面都更加坚实。
在城市更新改造加快进程中,从起点K0+005至K1+530段总长1530米的路段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们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作业’的方式,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项目负责人宋培军介绍,施工期间,通过设置临时便道、优化交通导流方案,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同时,新铺设的沥青采用高粘性改性材料,不仅抗压耐磨,还能有效降低行车噪音,提升道路使用寿命。该路段全面完成后将大幅提升市民出行体验,让城市“里子”更实、“面子”更靓。而这火热的施工场景已经从8月28日开始持续了五天,截止9月1日,沥青铺设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9月7日,再次走进沁州北路延伸路段,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原先机器轰鸣、一片繁忙的施工现场,如今已被平整崭新的沥青路面所替代。清晨的阳光洒在崭新的沥青路面上,施工人员正在用热熔划线机进行最后的标线施工作业。伴随着最后一处交通标线施划完成,白色实线在高温下逐渐凝固成型,沁县松村至迎春公路县城连接线路段全面完工,这条双向四车道的民生路完成了最后的“点睛之笔”。
看着清晰醒目的交通标线已经划设完毕,车辆在新铺设的沥青路面上平稳地行驶着,在场的项目上工作人员也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条“民心路”的全线贯通,不仅缩短了县城至高铁站的通行时间,缓解了周边乡镇的交通压力,打通了城乡融合的关键一环,更是架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为沁县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一条“焕颜”的道路正成为城市更新的生动注脚。北寺上周边商户李大哥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没有修路改造时路面较为破损,经过改造提升,加上现在这新的路面一铺好,店门口都亮堂了,不仅顾客多了,生意也比以前好了。”
而提起这条全面完工的连接线,正骑电动车准备出门的王大姐满脸笑意地说:“我娃儿在沁县一中读书,原来这条路路况比较差,我以前接送娃儿都很费时。新改造的路通车后,路程要缩短五六分钟,太方便了。而且现在路面平整美观,还减少了噪音和灰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变得更好了。”
这条延伸在城市间的“民心路”,既承载着乡亲们奔赴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延伸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随着最后一米标线落成,正式迈入“高铁经济圈”,一幅“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发展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郭学红)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