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深耕,实体筑基挺起经济脊梁;

地企同频,聚势谋远奏响发展强音。

一季度,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5.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一组组数据不仅展现出寿阳县抓经济、拼开局的亮眼成绩,也折射出实体经济是寿阳发展的主支撑、硬脊梁,更清晰地传递出寿阳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唯有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振兴实体经济,方能助推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借东风乘势而上 扩规提质促发展

当前AI热潮席卷各行各业,“人工智能+”行动提上各地发展日程,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的结合成为趋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

寿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并举,深刻把握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时与势、危与机”,坚持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谋划构建“三区一基地”发展布局,以智能化建设为抓手,实施传统能源产业基础再造和农业产业链提升工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华阳集团开元公司钠电煤矿应急电源示范站(寿阳融媒供图)

走进华阳集团开元公司钠电煤矿应急电源示范站,一套套银灰色的储能装置静静矗立,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装备,为煤矿稳定供电带来了可靠的“生命电源”。当井下供电系统突发故障,这套钠离子应急电源便能瞬间启动,持续稳定地支撑开元公司通风及提升系统等关键设备负荷2小时以上,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全部安全升井。

今年寿阳县煤矿智能化步伐持续加快,祥升、麦捷、七元、亨元全矿井智能化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全县智能化煤矿将达到10座,智能化矿井建设保持全省前列。

除了经济领域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也于今年被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未来可期。

近年来受旱情影响,产量减产、成本上升、价格下跌、收入受损是金穗合作社亟待破解的难题。今年2月,金穗合作社负责人贾永珍带队到东北吉林“取经学习”,借助国家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决定上新农业科技项目,建设3000亩的水肥一体化滴灌工程及玉米密植单产提升工程。

“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投入使用后很大程度降低了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而且密植之后由原来的3500株/亩提升至5000株/亩,产量是原来的1.5倍。”贾永珍向大家展示着科技赋能种植和田间管理的经验。通过引入新项目、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从“靠天吃饭”到“我田由我不由天”的转变。

中储粮粮食专业化园区是寿阳县与央企合作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寿阳直属库仓储规模将实现质的跨越,总仓容可达36.6万吨,成为中储粮山西辖区最大的储备库之一,大幅提升粮食储备和保供稳价能力。县委、县政府针对性提出了许多帮扶举措,鼓励企业负责人坚持科技赋能,确保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100%;并与企业多次对接,进一步加强后期规划,为招引加工大户投资入园出谋划策,力争打造特色粮食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跟风“赶时髦”、一哄而上“打乱仗”,而是要牢牢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方法论,对于寿阳而言,就是要依托实体经济主体,谋划好实施好具有引领性意义的重大项目,不断塑造竞争新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构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重服务政策落地 与时俱进提效能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够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对于推动内需增长、释放内需潜力具有较大的牵引作用。县委、县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厂区,准确掌握企业需求,推动政策服务落地见效,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新元、开元、段王等企业通过利用国家政策,推动煤矿先进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开元公司的智能化气力输送系统,通过人机分离和流程自动化,消除了物料运输过程中的顶板、机械伤害等安全风险,减少人工介入环节80%,降低辅助运输设备投入40%,年运维成本节约超300万元。

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峰表示,“ 新元公司将以提质增效、降本增效、节能提效为核心抓手,辅以内部改革、技术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企业由外延粗放型向集约竞争型转变,推动实现保安全、抓改革、谋发展的目标。”

今年一季度,煤炭先进产能加速释放,煤炭工业持续较快增长,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9个百分点,起到了全县经济压舱石作用。

寿阳县布局打造了全省最大的育种基地(寿阳融媒供图)

玉米全产业链是农业产业化的“破题”关键,而涉农经济主体的思维开拓、创新突破,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寿阳县布局打造了全省最大的育种基地,先后推广应用了超深松蓄水保墒节水增粮、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品字型”播种等技术,有效促进了全县玉米产业链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明晖浓源农业有限公司集玉米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于一体,年收购量、存储量均达3万吨。县委、县政府鼓励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玉米烘干能力,拓展玉米精深加工环节。与此同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将打造全省首条玉米全产业链作为农业转型主攻方向,推广玉米在功能食品、能源化工、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玉米深加工在多行业实现高附加值应用。

西门塔尔肉牛(寿阳融媒供图)

“我们现在大概有300头西门塔尔肉牛,这个月可以出栏87头发往广东屠宰场,一年需要从粮站或周边农户收购约400吨的玉米用作饲料。”山西兄弟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寿阳从事养殖业已经40年,通过“秸秆变饲—牛羊养殖—粪肥还田—有机生产”种养循环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农牧业发展新路。

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增强主动求变意识,已成为发展共识。寿阳将坚定不移地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优化产业布局、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制度改革等方面发力,推动企业生产实现质的飞跃。

建引领发展 回报社会展担当

近年来,寿阳县在全省创新开展“四链融创”工作机制,以党建链融入、指导、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凝聚发展的强大合力。“四链融创”本质特征是“融”,就是让地域相近、产业相同、行业相通的党组织联起来、链起来、动起来,以党建铸魂、融芯、聚力,发挥“集团作战”优势,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潞阳公司副总经理马新占说道:“我们坚持把党的建设深度融入企业发展实际,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离。”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话题。去年九月,中央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其中就有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就业承载力等举措。

企业招聘现场(寿阳融媒供图)

县委、县政府鼓励引导各企业敞开胸怀,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压力,解决劳动力外流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构建更加稳定、高效、公平的就业格局。

从煤炭和驻地企业用工到涉农企业农忙期间招聘,各企业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在拓展就业岗位、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展现更大担当。今年一季度,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45人,企业吸纳就业作用明显增强。

企业与城市共荣共生、相互赋能,共同成长、彼此成就,只有把社会责任的底色铺好,今后的发展才更可持续。

优环境保驾护航 双向奔赴赢未来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经营主体最能感知市场的冷暖与营商环境的优劣。寿阳通过创造性开展“以月答卷”活动,建立“工商联出卷、县委、县政府答卷、企业家阅卷”的民营企业诉求办理机制,实现了从“面对面”倾听意见到“手牵手”实现共赢的良好社会效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县委、县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

“融资方面有些困难,希望能给予帮助”“如果有低息养殖贷款,我们还是很乐意尝试的”。仓储加工、现代养殖是玉米全产业链上的两个重要环节。明晖浓源农业和兄弟农牧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提及融资贷款问题。

市场化融资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农业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在了解企业需求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建立沟通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企业运营能力。

“要规划300吨的大型烘干塔筹建事宜”“配套产业路要加快修建,这是重要保障”“协调解决好水肥一体化项目用电问题,确保按时引水入地”“加快出台人才政策,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落地寿阳”……相关部门纷纷表示,要立即完善水电路网配套基础设施,加大人才招引力度,进一步打破制约梗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个个发展难点在一线解题中得到解答,一个个制约因素在现场办公中得以破解,一个个新生项目在实地调研中得以顺利推进。寿阳正通过做优营商环境、做足服务保障,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干实业、谋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今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效之年,寿阳将鼓起奋进风帆,让更多企业在实体经济振兴的征程上满舵前行,迸发新的澎湃活力,为“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新寿阳”筑牢坚实支撑。(李迪一 王方超 张 鑫)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