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被誉为“华北水塔”,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为了讲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故事,央广网山西频道继2022年推出《我家就在河边住》大型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第一季后,于11月16日起正式推出活动第二季。
第二季围绕山西“两山七河一流域”所涉县域展开,以普通人展现大时代,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以及百姓因河而兴的幸福故事,多角度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桑干河畔的云州成为旅游度假的热门打卡地(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央广网大同11月16日消息 “今年又是丰收年!预计能产130万斤鲜黄花菜,一斤鲜菜目前价格3元!”站在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花海中,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东坪村党支部书记王美珍兴奋地对记者说。
防虫帽、雨鞋、雨衣、头灯、布袋……每年到了仲夏七月,王美珍都会跟大伙儿一起“武装”好,披星戴月把最优质的黄花“抢收”回来。
披星戴月抢收黄花(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一株高品质的黄花取决于花蕾的状态,一旦绽放,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会大打折扣,而黄花见到阳光后的加速盛开也决定了夜间是最佳采摘时间。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云州区17万亩黄花正迎来采摘期。夜色褪去之时,与花海相伴的雁门关外、桑干河畔连绵起伏的火山群开始崭露峥嵘。
大同火山群国家级地质公园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火山群,也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板内裂谷系火山群,是我国著名的六大火山群之一。
火山脚下的这片土地,孕育出五瓣七蕊、品质居全国四大产区之首的“大同黄花”(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千万年前,火山喷发沉积下富锌富硒的火山土,加之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五瓣七蕊,品质居全国四大产区之首的“大同黄花”。
“我们这里出产的黄花色泽娇艳、角长肉厚、味道清香,吃起来又脆又嫩,非常鲜美。”王美珍说。
史料记载,云州区栽种黄花始于北魏,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明永乐年间开始大量种植,云州区因此被誉为“黄花之乡”。
云州区被誉为“黄花之乡”(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黄花,学名萱草,又称忘忧草、金针菜,是观赏、营养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药食花卉。《诗经》记载“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白居易也曾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虽有忘忧草,但云州区也一度为其所忧!受制于种植难、灌溉难、采摘难等因素,这个曾被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域,很长一段时期,农民是在守着“金饽饽”过着穷日子。
王美珍回忆说:“以前我们村靠天吃饭,只能种玉米、粟子、小杂粮,没有一亩水浇地,唯一一眼机井还是1978年打的,别说浇地,村民吃水都困难。 2016年,区里推广黄花种植,说实话,当时我是抱着‘完任务’的心态去干。村里早以前就种过黄花,没水养不好,后来都给刨了。”
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东坪村党支部书记王美珍(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眼瞅着云州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村里一下子打了15眼机井,王美珍看到了希望。
2016年年底,40岁的王美珍牵头成立了云州区美珍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对东坪村在内三个村747名贫困户的1050亩土地进行流转,贷款100多万元,在2017年种下第一批黄花。
黄花扎下了根,云州区出台的10项帮扶政策——兴建上万平方米晾晒场、两百多平方米冷库,配发全套农机具,农业保险、技术指导、政策补贴等相继在村里落了地。
一朵小黄花,致富大产业(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度过种植前三年无产出的“空窗期”后,2021年,合作社的黄花种植收入不仅让王美珍还清所有贷款,社员还拿到每亩近500元的土地分红。
王美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地不值钱,给10斤粟子就能租一亩,如今一亩地租金500元。除了自家地里的收益,在黄花种植全周期内,村里老少都能找到力所能及的创收岗位。夜里采黄花,一个月最少有上万元收入。”
云州区黄花种植总面积达17万亩,已开发出四大系列10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30.3亿元(央广网发 叶娴豆 摄)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作为大同市市级专业镇,截至目前,云州区黄花种植总面积达17万亩,产值17.5亿元,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5200多元,已开发出四大系列10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30.3亿元,带动就业2.4万人。“大同黄花”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并通过绿色有机地理认证。
花开忘忧,富民增收。如今的云州,小小黄花释放出巨大潜能,成为云州区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动能,“可忘忧能致富”的生动实践正在云州大地精彩上演。
策划:韩 文
监制:张 洁
记者:任 重 郎 麒
摄影:叶娴豆
编导:赵新成
摄像:王永辉 杨 森 曹馨元
后期:李晓鹤 张晓瑞 张丽丽 王立帅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