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山西各级林草部门和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紧扣“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的目标,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就。
“保护”作为山西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离不开大山深处52000余名护林员与近万名防火员的默默付出与长情守护。
7月31日是第17个“世界护林员日”,在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的支持下,央广网山西频道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各大林区,跟随护林员的脚步,记录巡山人的日常,探寻守护者的精神,倾听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央广网临汾8月7日消息 “我从事护林工作近30年了,虽然辛苦,也有很多困难,但我从未退缩,因为守护这片森林就是我的使命。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财富。”护林员张建云的目光坚定而充满自信。
时光荏苒,林海漫漫。今年已经56岁的张建云,1995年在山西克城林场参加工作。提到他与林业的不解之缘,还要从他的父亲张春喜说起。张春喜19岁参军,1963年转业到山西吕梁林局克城林场工作。此后的30多年,张春喜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山川林木。
1995年,张春喜光荣退休。也是在这一年,27岁的张建云在克城林场乔家湾管护站参加工作,开始了他的“护林人生”。从小就在护林员的家庭长大,自打记事起张建云就跟着父亲一起巡山、栽树,父亲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一直影响着张建云。不知不觉中,他也爱上了大山。“现在我管护的这片林区里,都是当年我父亲一手栽下的树。”张建云自豪地对记者说。
来到乔家湾管护站,记者跟随张建云的脚步,踏上了他日复一日、早出晚归的巡山之路,“早巡沟、午巡梁,晚上巡查到村庄。”一路走下来,记者气喘吁吁,年过五旬的张建云却健步如飞,“我管护的林区面积有1.5万亩,每十天就要完成一轮巡查,平均每天要走8公里的山路,所以一刻也不能耽误,几十年下来,鞋已经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
早巡沟、午巡梁,晚上巡查到村庄(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据张建云介绍,这1.5万亩管护范围内,仅太山林区人工林面积就超过8200亩,覆盖4个自然村,纵横交错着20多条陡峭山路。山中不光有鸟语花香,还有飞禽走兽,近30年的时间里,张建云不仅在林区摔伤过,风吹雨淋雪打更是家常便饭。最惊险的一次,张建云在巡山途中还遇到过狼,按照父亲教给他的经验,他立即大声呼喊同伴,同伴随即高声回应,这才把狼吓退。危险和伤痛从没削减张建云对森林的热爱,他坚信父亲亲手栽下的这片林子,一定会像父亲一样爱护自己。
克城林场辖区流动人口数量大,林缘、林中坟墓多,给森林防火埋下极大隐患。每年清明时节,身为站长的张建云都会带头挨家登门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并讲解防灭火知识。对于焚烧田埂麦秸、林地吸烟等火灾隐患,张建云也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向村民们宣传并强调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护林员,张建云与父亲一样深爱着这片大森林,但他也能真切感受到全社会对护林员这个群体关注度不够高。
守望青山,代代相传(央广网记者 郎麒 摄)
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自去年11月推出《厚植美丽山西生态底色“五个一”公益行动方案》以来,开启了系列党建联建活动,多次慰问护林员,并向吕梁山林局护林员提供“绿色卫士”专属职工家庭财产保险保障3.69亿元,张建云的家庭也得到了这一份专属保障,他本人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父辈栽树后辈管护,绿水青山在一代代林草人的传承守望中,变得愈发葱茏。
策划:韩文
统筹:张洁
记者:郎麒 张晋鹏(见习)
制图:温雅慧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