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山西各级林草部门和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紧扣“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的目标,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就。
“保护”作为山西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离不开大山深处52000余名护林员与近万名防火员的默默付出与长情守护。
7月31日是第17个“世界护林员日”,在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的支持下,央广网山西频道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各大林区,跟随护林员的脚步,记录巡山人的日常,探寻守护者的精神,倾听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央广网忻州8月6日消息“我守护的这片森林,属于汾河源头水源涵养区,保护好水源地,再苦再累都很值得。”晨光初现,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秋千沟林场护林员冯保平,带上干粮开启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是三晋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也是桑干河、滹沱河、岚漪河、朱家川河的上游区域,有“五河源”之称。这片茂密的森林是“华北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个绿色“水库”,为维护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58岁的冯保平从事护林工作已39年,在山高路陡的密林中巡山,是个体力活儿,也是眼力活儿。“我们管护站巡护面积大,林区海拔较高,在2300米以上,平均每天要走超过5公里的山路,一年要磨破2、3双鞋。巡山沿途检查林木的长势情况,及时发现制止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偷盗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采访中,记者跟着冯保平一起翻山越岭,58岁的他在山间如履平地,身手矫健。
当记者赞叹这位年近花甲的护林员的惊人体力时,冯保平掀开衣服露出了身上的护腰。“2021年,我在山里摔伤了腰。三四年了,只要起床就得戴上它。其他时间还好,就是阴雨天腰会疼。”冯保平说得很平淡,但记者能明显感觉他弯腰时的艰难。
冯保平的管区植被茂密,时常要“披荆斩棘”巡山(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晋鹏 摄)
大梁管护站是秋千沟林场自然条件最艰苦的管护站之一,没有水源,用水需要护林员们走7公里山路,用桶提水上山;信号微弱,使用手机需要举着手机到处“定点”对接信号;交通不便,遇到下雨下雪路就成了一条泥沟沟……“有一年大雪封山,我徒步送给养上山,五六公里的路走了五个多小时,等抵达管护站时,耳朵已经冻掉了皮。”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劝退”冯保平,他反而在大山里一待就是几十年。冯保平说,他有时会觉得累,但从没觉得苦。
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管辖内的森林资源得天独厚,以华北落叶松和云杉为主的天然次生林,高大挺拔,干形通直,材质优良,森林质量居全省前列,是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的绿色屏障,自古被誉为“华北落叶松故乡”“云杉之家”。
“在林场待的时间长了,对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都有了感情,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冯保平表示,如果哪天没有在林间走走,他就觉得不自在,只有和林场里的云杉、落叶松等林木在一起时,“心里才最踏实。”
要守好森林这个“大家”,就意味着无法守护自己的小家,“唯一亏欠的是家庭,管护工作吃住都在山上,和家人聚少离多,尤其是没办法照顾孩子们。” 冯保平说,他扛起护林的重担,家庭的重担都自然就压在了妻子肩上。
2023年,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与山西省林草局深度合作,共同推出厚植美丽山西生态底色的“五个一”公益行动。国寿财险忻州市中心支公司也多次前往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开展对象冯保平这样一线护林员的慰问行动。冯保平在2023年荣获山西省第二届“最美林草人”称号。
默默守护绿水青山的冯保平,感到了前所未有地被关注,这也让他的职业荣誉感倍增。现在,冯保平的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也以自己的“护林员父亲”为骄傲。
“我是大山的孩子,保护好这片树林是我的责任,守护好这片绿是我最大的心愿。”林海涛声的“伴奏”下,冯保平说出自己的心声。正因为有冯保平他们一线护林员对森林的守护和热爱,山西的天才更蓝,水更绿。
策划:韩文
统筹:张洁
记者:郎麒 张晋鹏(见习)
制图:温雅慧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