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84年前,巍巍洪涛山,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用其血肉之躯助燃了中国抗日烈火,其“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壮举感染世人,“李林优秀品质”由此萌发。
李林主动放弃相对优越生活,回到多灾多难的祖国抗击日寇,表现出“爱国”的优秀品质;在1939年3月25日秋林会议上,拒绝阎锡山高官和金钱的拉拢,用八路军在敌后浴血杀敌的英勇事迹痛斥阎锡山,表现出一心向党永不移的赤胆忠诚;李林吸收了大量进步学生加入共产党,展现出她善于“团结”的优秀品质;为掩护机关和群团组织突围,李林不顾已怀有3个月的身孕,掩护700余人成功突围后重伤被困,最终自杀成仁。李林以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生动地诠释了她“奉献”的优秀品质。
从李林身上,我们感受到一位侨胞“爱国、忠诚、团结、奉献”的优秀品质,她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李林优秀品质”更能激励新时代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
一、“李林优秀品质”是宝贵精神财富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祖国山河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每一位可歌可泣的红色人物,都凝结着绽放光芒的优秀品质,铭刻着气吞山河的壮丽辉煌,是我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成功密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涵养、滋润与哺育下,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智慧光芒普照下,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并生长出了中国革命不同历史阶段精彩纷呈的众多革命精神,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这些优秀精神深刻地体现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彰显了党的先进性,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特点。
“李林优秀品质”是中国千千万万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崇高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爱国”优秀品质是每位中国人所应具有的,她“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也是新时代青年所应该具备的,她的“团结”和“奉献”的优秀品质更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李林优秀品质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二、“李林优秀品质”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目标任务的集中体现。“李林优秀品质”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了人民的幸福与民族独立解放,义无反顾地去奋斗,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此过程中拒绝反动势力的腐蚀拉拢,抵抗住各种威胁和打压。“李林优秀品质”体现了人民立场、人民本位、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公仆意识与价值旨归。
1940年4月26日,面对日军重兵包围,在平鲁县东平太村,李林为掩护机关和群团组织突围,不顾已怀有3个月的身孕,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率部勇猛冲杀,将敌人引向远方,使参加培训的中共晋绥边地委、专署机关和抗联群团组织700余人成功突围。而李林本人却在郭家窑村荫凉山拜雨庙下武家坟,被敌人包围,为了不做俘虏,李林自杀成仁。李林以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生动地诠释了她为了人民群众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三、“李林优秀品质”可以汲取不懈奋进力量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保持韧劲、冲劲、闯劲、干劲,保持顽强拼搏、永不松懈的昂扬斗志,保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攻坚拔寨、一往无前的执着坚毅。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关键攻坚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最强音,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我们可以从“李林优秀品质”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能量,获取不断奋进的动力。
有一个名字,叫“李林”!在血与火的淬炼中,闪闪发光,绚烂如虹!有一种品质,叫“李林”!在荣与光的薪传中,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历经84年沧桑巨变,经历血与火的淬炼洗礼,“李林优秀品质”更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朔州军分区政治委员 马杰)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