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晋城11月21日消息(记者张晋鹏)基层警务工作是老百姓的贴身“守护者”,是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第一站。在山西晋城,基层派出所推出的“警务便利店”“挂号式调解”等利民惠民的创新服务,让基层警务工作以“小切口”,撬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格局”,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前段时间我发现身份证快到期了,本来担心没时间办理,后来得知在社区内就能完成换证,非常省时省心。”拿着刚换领的身份证,东圣社区居民黄静廷开心地说。

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便利店”(央广网发 韩佳颖摄)
在东圣社区,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便利店”,构建起“便利、便捷、便享、就近、邻近、靠近”为特点的基层警务“三便三近”服务体系。
社区党委书记王俊勇告诉记者:“公安服务居民的项目有35项,在‘警务便利店’老百姓不用出小区就可以办理其中的33项。过去是群众往派出所跑,现在是民警往社区跑,居民感觉办事更加方便高效。”
记者看到,“警务便利店”里设置了多台自助办理设备,身份证、驾驶证,户籍迁移等高频业务在这里实现“一窗通办”,此外还为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真正实现了“办事不出小区”。
让矛盾化解在基层,是基层警务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创新探索出“赵树理调解”工作法的地方,晋城在基层矛盾调解中“新”意十足。
在阳城县公安局凤城派出所,墙上贴有调解员信息并配有专属二维码,如同去医院挂号,当事人通过扫码自主选择“心仪”的调解员。
“我们挑选了65名退休的政法民警、律师、乡贤人士等组成调解员‘智囊库’,借鉴医院挂号模式,让当事人自主选择,不仅增强调解过程的透明度和当事人信任感,更提升了调解公信力和成功率。”阳城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军善介绍说。据悉,2024年以来,该所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和治安案件1883起,调解成功率达98%。
“一老一小”作为民生关切的重点,也是基层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泽州县公安局金村派出所“金蕾”工作室墙上,“金色阳光 护蕾成长”,道出了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承诺,也构建起警校联动,专家、志愿者协同的未成年人关爱体系。

小朋友们参观“金蕾”工作室(央广网发 泽州县金村派出所供图)
金村派出所副所长董艺华介绍,辖区金村镇60个村(居)委会已实现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全覆盖,定期联动开展普法教育、帮教矫治与关爱救助工作。“我们还联动学校及志愿者,组建百余人的‘丹城金警’护校义警队,构建起‘警校家’高频联动的护校安园新模式。”董艺华说。

警名“金蕾”工作室专业心理咨询团队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央广网发 泽州县金村派出所供图)
此外,“金蕾”工作室专业心理咨询团队,也在一年多时间里,开展心理辅导120余人次,从“心”出发,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基层无小事,事事关民生。根据基层实际情况,通过人性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基层警务工作汇聚成平安守护的基石,成为推动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