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展示老区新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变化,央广网记者走进山西革命老区看发展,推出《光耀太行·红土巨变》融媒体系列主题宣传。

央广网忻州9月27日消息 太行山,这条蜿蜒八百里的山脉,在北部的山西省五台县最为壮观——该县境内的五台山五峰耸立,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也被誉为“太行之巅”。

险峰耸峙、山势雄伟的地理优势不仅造就了千年佛国秘境,也让五台县成为革命战争年代著名的红色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就发祥于五台县,八路军北上抗日的第一个总部驻扎于五台县,第一个“模范病室”白求恩模范病室也是创建于五台县,而五台县也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的家乡。

徐向前元帅纪念馆(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

作为“元帅故里”,五台这片英雄的土地,见证了革命岁月中淬炼的伟大信仰。如今,硝烟散去,新时代的五台县蓄势起航,新材料、绿色能源成为这片红土地强大的发展引擎,绿水青山和人文古建业已成为百姓增收的“金饭碗”。

红色为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1901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出生在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青年时期怀揣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从这里走向全国,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如今,坐落在五台县的徐向前元帅纪念馆,成为人们了解徐帅革命历程、感悟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教育基地。

徐向前元帅故居(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

走进徐向前元帅纪念馆,迎面是徐帅骑着骏马的巨大浮雕,纪念馆设四个展厅,陈展面积3422平方米,以详实的史料,展现徐帅戎马一生的革命历程。

“每年纪念馆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故居的游客同样络绎不绝。通过‘两点一线’的旅游线路,游客们能直观生动地了解徐帅的革命故事。”徐向前元帅纪念馆负责人刘国香说。

红色资源是五台县众多文旅资源中的一大亮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旅游带动全域旅游,成为徐向前元帅纪念馆的责任使命。从2021年至今,纪念馆组织20余名讲解员组成宣讲团,走进清华大学、太原学院、中北大学、忻州一中等近20所学校,为一万余名师生宣讲徐帅革命故事。

讲解员为观展者宣讲徐帅革命故事(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

“每到一处,我们的宣讲团就会以情景剧、诗朗诵、快板等丰富的表演形式,讲述徐帅革命生涯中的动人故事,寓教于乐又感人至深的宣教活动,非常受年轻人喜爱。通过走出去宣讲,让更多人走进这片红色沃土。”刘国香说。

从被誉为“东方的伽利略”徐继畬到“布衣元帅”徐向前,近年来,人杰地灵的五台县赓续历史文脉,相继修缮建成徐向前故居等数字VR展馆、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广场等红色景点,升级改造徐继畬主题展陈,启动和完成《名震中州》剧本、晋剧《清官徐继畬》的创作。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文化软实力的魅力与吸引力正逐步显现。

清凉胜境,释放全域旅游新活力

作为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乡,五台县门限石乡地处山西、河北交接处,依靠太行山的独特自然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优势,这里成为京津冀游客避暑的理想之地。沿着太行旅游公路穿行,在青山怀抱中的村庄里,民宿、农家乐鳞次栉比,村民们忙着招呼往来游客。

门限石乡石板沟村民宿座落在青山绿水间(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

门限石乡副乡长师青梅介绍:“全乡有14个行政村,民宿有22家。每年5月,外出打工的村民就会返乡收拾屋子,准备迎接入夏后纷至沓来的避暑客流。”

近年来,五台县被中国气象局命名为“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深入实施100座酒店、100个民宿村、100家旅行社“三个一百”招商工程,集中连片发展民宿康养、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人文古建魅力,打造人人向往,久住不厌的清凉之地。

五台县自古以来就有“一步一景一感受、一沟一梁一胜景”的说法,厚重历史文化掩映在优美风光之中,佛光寺、南禅寺等千年古刹更是山西古建的集大成者。

千年古刹佛光寺(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

近年来,五台县结合自身特色,将文物资源变为文旅资源,围绕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寻访佛光寺的足迹,开发各类主题旅游线路。同时,在职业中学开设导游讲解、文化创意、酒店管理等班次,广泛收集整理“五台故事”169篇,形成景区、景点解说51篇,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如今,五台县通过“大五台山”理念,以“祈福在山上、休闲在山下、旅居在全域”的发展思路,已然探索出一条通过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带动全县人民共同富裕的五台之路。2024年,五台县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103.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25亿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18.3%和32.3%。

“白云”之乡,看见“镁”好生活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新材料,具有良好的减震、导热、机械、屏蔽等性能,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3C电子、航空航天、新基建等领域。白云石是镁冶炼不可或缺的基石,而五台县是名符其实的“白云”之乡。

走进五台云海镁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从镁基材料、镁储氢材料、镁合金型材等工业基础材料,到电视机壳体、电动车轮毂、笔记本电脑外壳等日常工业品,“镁”好生活跃然眼前。

五台云海镁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

“五台云海镁业是五台县政府在2006年‘上海经贸洽谈会’招商引资项目。目前云海镁业已经形成‘镁冶金-镁合金生产-镁回收’的完整镁产业链。”五台云海镁业相关负责人张国峰告诉记者。

据悉,经过10余年的发展,五台云海镁业项目一期已达到原镁年产量3万吨、镁合金年产量5万吨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五台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通过“镁产业+绿电”的模式,大力推进镁基新材料专业镇建设,积极谋划打造百万吨级产业园、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利用境内山多坡多、地形落差大、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的优势,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截至2024年底,五台县绿色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72.39万千瓦,全市排名第一。

时光流转,岁月葳蕤。如今,五台县的天堑正在变成通途,计划于2027年3月底建成通车的雄忻高铁将让五台县与京津冀越来越近。行而不辍,五台的未来一定繁花似锦!

点击下方海报,聆听红色五台

总策划:韩文

监制:张洁

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 尹琳岑(见习)

指导:中共山西省委网信办

鸣谢:中共五台县委宣传部 徐向前元帅纪念馆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