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丘陵山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在临汾市永和县举办。会议学习借鉴永和县农田宜机化改造经验做法,持续改善丘陵山区农机作业环境和基础条件,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助推全省丘陵山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培训会现场(永和融媒供图)

永和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35万亩耕地中70%以上是丘陵山地,“小、短、陡、弯、碎”的耕地条件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为着力破解这一瓶颈,近年来,永和县抢抓全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县建设契机,全县域统筹、项目化推进,高标准完成改造2.2万亩,构建起以“突出专班推进、规划引领、资金保障‘三个强化’,坚持当年改造当年受益、区域集中整村推进、增加面积提升质量‘三个原则’,推行地块归并、反坡式梯田改造、田间路修整‘三种模式’,实现生产动力大转换、生态效益大改善、生产效能大提升‘三个变化’”为核心内容的“四个三”农田宜机化改造永和模式,不仅改善了农机作业通行条件、加速了农机装备迭代升级、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跨越,而且使昔日起伏不平的丘陵薄地转变为生机勃勃的沃野良田,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永和梯田是华北面积最大的梯田(永和融媒供图)

全体参训人员现场观摩了永和县宜机化改造、农机装备、春播机械化作业、生态修复及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刘小伟在现场调研中指出,永和县“以地适机”的农田宜机化改造模式,为破解丘陵山区田块细碎、高低不平、农机“下田难”“作业难”等难题,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答案和现实路径。

进行宜机化改造后的梯田(永和融媒供图)

培训会上,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致辞,代表县四大班子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兄弟县市区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近年来,永和县紧盯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新型能源工业“领跑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县”“四县”建设目标,全力推动特优农业提质增效、能源工业提速增量、文旅服务提档增值,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针对丘陵山区地块小而碎、机械“作业难”等难题,坚持把农田宜机化改造作为推动农业机械化的突破口,蹚出了一条适合丘陵山区全程全面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之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和蹚出一条适合丘陵山区全程全面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之路(永和融媒供图)

永和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杨景宁专题介绍了永和县农田宜机化改造经验做法。

编辑:任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