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实在忙得抽不开身!”这些天,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杨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冀永生接电话时总是这句话。走进杨家沟,跟随冀永生的脚步,感受这句话背后的千钧重量。
凌晨三点的杨家沟万籁俱寂,村支委赵虎的手机屏幕却蓦然亮起。冀永生发来一连串民宿小院的照片,配文:“咱可以参考这个”。一个多小时后,又一段某地农家妇女穿着蓝布衫拄着拐棍跳舞的视频传来:“咱们也能组织类似的表演”。这样的深夜来信,对赵虎来说早已习以为常。翻看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从晨光熹微到星月交辉,一天又一天,一页又一页,密密麻麻全是关于杨家沟建设的思量与探讨。
天刚破晓,五点半的杨家沟还笼罩在薄雾轻纱中。冀永生已经开始在村里的“晨课”。他仔细查看路面卫生,见到垃圾便俯身拾起;发现墙上的算盘稍有歪斜,伸手轻轻扶正;遇见工人铺砌民宿小院的青石板,他蹲下身,亲自摆放各种造型,用手机拍照比对,与工人细细探讨哪种布局更显雅致。看到村民排练舞蹈,他耐心纠正村民的动作;走进柴火院,看到准备早餐的志愿者还未用餐,他立即安排她们先熬些热豆浆暖暖身子。
前几日,他刚结束山西、山东、河北三地的考察学习,三天奔袭三个省份,带着满满收获连夜返回,又立即投入村里繁忙的工作。次日早晨,冀永生早已伏案疾书,这本将近写完的厚本子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工作体悟、人生感怀以及关于杨家沟发展的灵光。正在书写的那一页上,他这样写道:“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辈子。人民是我们的根,服务是我们的本。拼尽全力,才不负乡亲们的重托。”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冀书记七点多就到办公室了,已经对着视频学习了半个多小时的推磨舞。“我们准备开展豆制品研学活动,让游客在体验豆制品制作、品尝豆腐宴的同时,还能一起推磨、跳推磨舞。磨盘都已经备好了。我们必须先会跳才行。”冀永生笑着说。
冀永生的一天被各种事务切割成碎片。各级领导视察,向兄弟村镇取经,部门指导工作,商家洽谈合作,村民申请摆摊,还有源源不断的通知、报表和会议……冀永生和支村“两委”成员马不停蹄,连午饭都吃得匆忙。
傍晚五点半,处理完公务的冀永生准时出现在来财院。熟练地换上财神服,架上小圆墨镜。伴着欢快乐曲,他一摇一晃推拉风箱。叫好声此起彼伏,游客纷纷拍照。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他很快汗湿衣背。“为什么要流大汗拉风箱?这说明财不是大风刮来的,要靠努力拼搏才能得来。想到我们走‘农业+文旅+康养’之路来了财,打心里欢喜,拉断胳膊也愿意。”冀永生转动着酸痛的胳膊说道。
匆匆吃过晚饭,天空飘起细雨,他又撑伞开启直播。拖着受伤的腿,他一瘸一拐走在南墙里,详细介绍支村“两委”成员,宣传民宿特色,讲述这条沟的看点与故事,阐述发展蓝图,耐心解答问题。两个多小时的直播直到深夜十点半才结束。夜雨袭人,直播间却暖意融融,“杨家沟好样的!”“有这样的村干部,杨家沟不火都难!”。回到家,他刚躺下休息,微信提示音又响起——农业局局长发来了发展建议,新一轮讨论又随即展开。
“不只是我,我们支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们没一个闲着的。”冀永生自豪地说。
杨家沟全体村民为了发展家乡的文旅产业,做足了功课。
15天打通通往冠山的道路,6天铺好进村沥青路,3天补栽绿植,一夜间张灯结彩妆点全村。就连驻村工作队员刘艳明也充当起讲解员,指导文艺表演,编写评说段子宣传村庄。
“为啥这样拼?”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村“两委”成员七嘴八舌:“工作中不会什么,书记亲自教;有意见建议,可以畅所欲言。我们的工作气氛团结、紧张、充实而快乐。”而冀永生却说:“是俺们村的干部群众好,必须好好待他们。”这份干群深情,已经有20多年,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
在杨家沟村,有“永远跟党走”“为人民服务”“哪吒闹海墙”“雷锋精神”和“南墙”等几面彩绘墙。“永远跟党走”代表着方向;“为人民服务”表明了初心,“哪吒闹海”蕴含着闯劲,“雷锋精神”抒发了情怀,撞“南墙”意味着执着。村干部们说:“这些不是墙上口号,而是我们心中共同的座右铭。”
支村“两委”感念村民支持,村民则念念不忘支村“两委”的付出。村民们说,支村“两委”不是自“爆火”后才忙碌,而是从1998年冀永生当起“领头雁”就未停歇。二十多年前就明确“农业+文旅+康养”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
夜幕下的杨家沟,依然活跃着支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民宿院落核对细节,有的在喷泉广场筹备活动,有的在柴火院清洗碗筷,有的在来财院与游客互动,有的在停车场边维持秩序——汗水浇灌希望,奋斗谱写新篇。在这片热土上,干群同心绘就的,不只是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更是一个关于信念、执着与热爱的时代答卷。(来源:平定县委宣传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