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米故乡,丰收胜景。9月28日,在山西长治市沁县定昌镇上庄岭村的沁州黄小米种植基地里,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金粟归仓,贡享沁州”2025年沁州黄集团开镰仪式在这里正式启动。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俊杰宣布开镰。

九月的太行山麓,风里裹着谷穗的甜香。沁州黄的田野沉甸甸的谷浪低垂,像被镀了金。田埂边,彩旗猎猎作响,鼓声震天,村民们手持镰刀列队待发。随着 “开镰喽”一声吆喝划破长空,谷农们弯腰挥镰,刀刃划过谷秆的“沙沙”声连成一片。没一会儿,晒场上,新收的谷子便堆成小山,阳光下泛着蜜色的光。

田埂间谷农随手抓起一把,指缝间漏下的谷粒沙沙作响,像在数着秋天的收成,而醇厚的米香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作为扎根沁州大地35年的农业企业,沁州黄集团始终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使命,紧扣沁州黄小米产业的“七化”发展策略,在品质守护、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产业的根基在品质,而品质的源头在基地。我们始终坚信‘好小米是种出来的’,这也是沁州黄能从明清贡米成为‘国人养生粮’的核心密码 。今年,我们在定昌镇、册村镇打造了5000亩高标准连片示范基地,通过‘五统一’管理规程,将测土配肥、膜下滴灌、全程机械化等农艺措施落到实处,更联合京东建成3000亩订单基地,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精准衔接 。在品种上,我们联合中国农科院、山西农大持续攻关,4000亩良种繁育基地全力扩繁‘沁黄3号’,同时推进原种提纯复壮试验,用良种筑牢品质根基 。”看着不断收获归仓的谷子,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基地的经理王峰信心满满地说道。

今年以来,沁县紧扣长治市提出的种子道地化、种植规模化、流程标准化、产业融合化、营销网络化、主体龙头化、品牌高端化“七化”目标,细化出49项攻坚任务。特别是全力打造沁州黄“王炸品牌”以来,通过加大财政专项补贴、搭建专家技术服务平台、优化涉农金融支持等举措,强化政策引导,有效激发了全县农户、合作社、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沁州黄产业升级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品牌市场认可度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在品种培育上,多年来成功选育出沁黄2号、3号、4号、5号等优良品种,有效抵御春旱秋涝等自然灾害,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从源头筑牢产品品质根基。在产业模式上,深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组建沁州黄小米产业化联合体,助推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户增收,真正实现了“小杂粮”向“大产业”的跨越。

收获的笑声越过田埂,笑声里裹着泥土的芬芳,混着谷穗的清香,在秋日的暖阳中发酵成最醇厚的喜悦。暮色渐浓,但笑声仍不肯散去,此刻的笑声早已超越声音本身,它是土地对耕耘者最慷慨的馈赠。而沁县作为沁州黄小米的核心产区,将继续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种植历史,通过政、产、学、研、销多方协同,为县域杂粮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借势打响沁州黄小米“王炸产业”品牌升级战,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