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的白羊大地,山坡沟壑间满是村民采摘野生栽麻花的身影。作为塞北高原特有的天然调味品,山西大同市左云县依托这一绿色资源,通过“保护+加工+销售”全链条培育,让不起眼的野生栽麻花变身群众增收的“金花朵”。

生态赋能:塞北好物成天然“增收源”

左云地处塞北高原,独特的气候与广阔的土地为野生栽麻花(又称栽栽面、山葱花)提供了绝佳生长环境。这种常生于山坡、石缝间的野生植物,每到七八月便绽放粉白色小花,其鲜嫩茎叶是晋北百姓餐桌上的“调味灵魂”——拌凉菜、炝稀饭、煮面条皆可搭配,凭借纯天然风味深受喜爱。

近年来,左云县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野生栽麻花的数量与品质同步提高,为产业发展筑牢原料根基。每到采摘季,村民们便利用农事闲暇,三五成群上山采收,经晾晒后即可售卖,零成本投入就能实现“靠山增收”。“不耽误农活,动动手就能挣钱,如今这日子真舒心!”三屯乡西温窑村村民张秀兰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增收喜悦。

链条延伸:企业带动打通“产销路”

在左云县,春田润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栽麻花产业升级的“主力军”。作为深耕小杂粮精深加工的本土企业,该公司不仅将栽麻花纳入加工体系,更搭建起“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在各村设点收购村民晾晒好的栽麻花,经车间分解、包装、赋码后,以精美瓶装推向市场;依托“大同好粮”公共区域品牌背书,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让左云栽麻花远销大同、太原、北京等城市。

“我们收了好多年,都是老朋友老主顾了!”公司负责人高岗介绍,左云野生栽麻花凭借优良品质,在外地市场口碑颇佳,“既要让更多人尝到家乡味,更要让老乡们的腰包鼓起来。”据村民反馈,今年雨水充足,栽麻花长势旺盛,不少人十来天就能靠售卖栽麻花收入两千余元,野生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产业富民:小特产绘就“振兴景”

从山间野草到餐桌美味,从零散售卖到品牌化输出,左云县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前提下,让栽麻花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轻骑兵”。这一产业不仅无需额外占用耕地,还能带动村民灵活就业,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增收”的双赢。

如今,左云栽麻花已成为地域特色名片,其发展路径也为各地提供启示:立足本土资源禀赋,通过企业赋能延伸产业链,用市场化思维激活“小众特产”的经济潜力,就能让“土宝贝”变成群众增收的“金钥匙”。未来,左云县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推动栽麻花等本土产品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曹苗苗)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