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不断完善“特聘党建指导员”制度,通过创新选聘机制、强化职能定位、深化作用发挥,构建起农村特聘党建指导员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荣模式”,使其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帮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效破解了农村党建与发展的双重难题,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共同富裕的幸福路上扎下了根,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时间聚焦2020年,在芦家窑村“特聘党建指导员”杨文华的努力和牵线下,芦家窑村与山西大辰农业公司合作,大辰农业公司秉承“产业助农一马当先,乡村振兴融合致富”的企业使命,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通过发展马铃薯种植、小杂粮加工及糯玉米保鲜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大辰农业公司的入驻,不仅填补了当地农业深加工的空白,更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的芦家窑村,从过去上访村、贫困村、落后村,变成远近文明的富裕村、和谐村、先进村。村集体有钱了,环境面貌变化了,水泥路硬化全覆盖,多功能会议厅、民宿农家康养院,戏台展台文化廊,实现了从破败落后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蝶变,

郭家窑乡拒门堡村的“特聘党建指导员”张日升,退休前是原大同医专校长助理(副校级)、副教授。张日升在区乡两级的支持下,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重困难,积极筹建了“拒门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接待全国各地参观人员多达10万人次,张日升个人义务讲解达200余场,教育基地成了广大党员群众自我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原新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永昌,担任花园屯镇谢士庄村“特聘党建指导员”后,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商量,制定乡村振兴具体措施,凭借该村特有的“长寿基因”,正着力打造“长寿村”文化。在保持现有村容村貌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改造,全力塑造“长寿康养IP”。同时,依托长城1号旅游公路和“红石崖、漱心谷文旅康养项目”,该村正努力构建完整的乡村旅游体系,让村即景区、家即景点、村景一体,全民参与成为现实。

“我们还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在村里开展小杂粮、林下经济、中草药材等试点种植项目。”李永昌表示,去年,他还赴甘肃会宁县调研,今年开展了试验田建设,带动附近村的扁豆种植,并计划建立长寿村扁豆加工厂,延伸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目前已引进建设“采凉飞鸡”养鸡场,养鸡规模将达到10000只。今年村里还流转土地2000亩,给村民们带来了60万元的收入。

人才乡村聚,振兴有底气。如今,新荣区特聘党建指导员活跃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积极当好政策“智囊团”、田间“土专家”、项目“引进生”,持续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乡村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张选)

编辑:尹琳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