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直播的镜头对准绿意盎然的番茄大棚,屏幕上,24岁的周笑伊正戴着草帽蹲在地头,用手机记录着秧苗的生长参数。

这位能熟练使用前沿AI工具分析土壤数据的00后都市女孩,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东庄村“凡木里”共享农场的创始人。她正在用数字技术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

在200亩广袤的田间,周笑伊开心地展示“新农人”的耕作图景: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AI种植模型精准规划茬口,抖音直播间里,都市白领正“云认养”属于自己的菜园。

周笑伊来自河南郑州,曾经做过幼师、销售员,但她内心一直对农业有一种独特的情怀。“我就尝试做共享农场,什么是共享农场,就是你认养一块自己的地,地里有菜,旁边有鸡、羊、小兔子,各种动物,我们帮你打理,你可以吃上自己看得见、绿色新鲜的蔬菜,然后有一个可以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周笑伊说。终于,她在异乡的乡村用三年时间将一片撂荒地变成集智慧农业、共享经济、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场。

老把式种地用锄头,周笑伊种地用“豆包”软件。在周笑伊与平定县东庄村村民共建的智慧大棚里,传统农谚与算法模型正在碰撞融合——老农人凭经验判断的移栽时机,如今通过气候大数据得到验证;AI给出的施肥方案,经过实践改良更接地气。

“别的年轻人都去大城市里面干活,我们小老板回来东庄村包了200多亩土地,带着我们十几个工人来干活儿,我真佩服咱们这个小老板,年轻有为。”

“现在种地跟以前可不一样了,现在种地都是靠互联网宣传,外地的人也都知道,小老板每天带着我们拍抖音宣传,每天干活也可高兴了。”

“凡木里”共享农场工作的村民们这样感慨道。

都市青年的“田园梦”与乡村振兴的“进行曲”在这里交响。通过“共享农场”模式,消费者可以远程认养土地,实时查看作物长势,周末还能带着孩子体验农事。农场配套的萌宠乐园、自助厨房,让200亩土地变身城乡互动的“第三空间”。目前已有300多个城市家庭成为“云地主”,年接待游客体验超万人次。

周笑伊说:“平时我也会拍摄一些短视频来宣传我的农场,我就想通过我们年轻人的方式,来为农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就这样,“年轻人的方式”为传统农业插上了翅膀。周笑伊的抖音账号“笑伊的菜园子”累计获赞50多万,最新一条番茄定植Vlog播放量突破百万。

在阳泉市平定县农业农村局的数字化大屏上,“凡木里”的试验田数据持续跳动着:节水40%、化肥减量35%、亩均收益提升2.8倍……。这些数字背后,是12位返乡青年的智慧结晶,是30多位留守村民的再就业,更是200亩土地焕发的新生机。周笑伊说,今年秋天,她的农场将启动“新农人培育计划”,用数字化工具包和短视频实训,帮助更多年轻人找到返乡创业的路径。(王燕)

编辑:温雅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