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盘里装上基土,再稍微压实一点。”

“这批北瓜苗是客户预订的,有20万株,下个月就拉走。”

准备苗盘、调配基土、装盘点籽、撒施盖种、摆放苗盘……在山西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东垴头村的生态大棚育苗基地,村民们正分工协作、手脚不停,多道工序后一个个育秧盘就此“诞生”,静待发芽。

苗床上码放整齐的苗盘(孙曼莎 摄)

另一旁,种好的苗盘整齐地码放在苗床上。大棚管理人员李玉兰按下遥控器,只见远处苗盘上方悬挂着的多孔喷雾器开始缓缓移动,细细的水雾均匀地喷洒在苗盘上,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喷灌任务。东垴头村生态大棚采用水肥一体化浇灌技术,配有移动式育苗床、自动化温控设备,充分满足了种苗在保温、降温、供水、排湿等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实现了全年无间断生产,出苗率达到95%以上。

李玉兰说:“育苗基地里用的基质是松针土、草炭、珍珠岩,配出来的营养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肥且干净无病害,育出来的苗也均匀健壮,广大农户和客户认可度较高。”

接到订单后,育苗基地将根据客户所在地的种植环境、气温条件、移栽时间,结合各类蔬菜品种出苗时间,倒排育苗工作,保证农户不误农时,按“时”种植。

查看种苗长势(张家恺 摄)

“种苗主要以北瓜、西红柿为主,同时还有黄瓜、辣椒、青椒、茄子等。由于种苗有机、无公害、品质好,非常受市场青睐。客户不仅有襄垣本地的,还有长子、屯留、上党等县区的,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东垴头村生态大棚负责人陈志清边查看种苗长势边说道。

育苗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不少附近村民都来基地打工,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余人,村民陈成喜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他说:“前些年村里没有产业,只能外出打工。如今村里建上大棚,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收入稳定,比打工强多了。”

此外,襄垣县农业农村局多次派驻技术人员深入育苗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手把手传授蔬菜播种、苗期管理、光照及湿度、苗床管理等大棚蔬菜育苗的技术细节,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近年来,襄垣县古韩镇东垴头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形成了集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让特色农业成为提升村集体经济效益、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生态大棚育苗温室面积约4000平方米,育苗面积达3600余平方米,年育苗300余万株,还有4座高架拱棚种植蔬菜瓜果,年产值达100万元。”东垴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玉保向记者介绍。(史荣荣)

编辑:张晋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