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21日消息(记者郭振丹)11月20日,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思享大学堂”理论宣讲第三季启动仪式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徐汇首讲活动在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

徐汇创新理论宣讲“按需点单”模式(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按需点单:区校合作破解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思享大学堂”作为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的重要品牌项目,自启动以来便致力于突破传统理论宣讲的界限,探索更加高效、精准的传播方式。面对理论宣讲如何真正抵达基层、深入人心的课题,徐汇区创新推出“按需点单”模式,不仅推动了理论宣讲向基层的广泛延伸,更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与辖区内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沪上知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借助高校马院在专业理论研究和宣传宣讲方面的优势,每月以“按需点单”的方式,向全区各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居民区实践站、文明实践特色阵地、文明校园等配送高质量的理论宣讲类课程。
据了解,“思享大学堂”第三季将采取系统化、品牌化的课程设计,摒弃传统理论传播模式,以更加生动、贴近实际的方式向基层干部和市民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成为启迪智慧、激发共鸣的精神之旅。活动现场发布了第三季课程清单,共计推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08个宣讲课程,将在接下来为期一年的第三季进行宣讲。

理论宣讲课程内容偏好调查分析(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数据驱动:基层需求调研重塑理论宣讲新模态
此次为精准对接基层理论学习需求,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思享大学堂”与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联合开展了一次课程内容偏好调查。通过向街镇社区、辖区文明单位、部分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发放问卷,对50堂课程进行了偏好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受众对党的最新会议精神及重要政治文献的即时性和深度解读有着迫切需求。因此,宣讲团把“思享大学堂”定位为“理论传播的最新解读通道”,将理论原著第一时间转化为听得见、易理解的“百姓课程”,满足基层群众对读懂“顶层设计”和“理论思想”的精神需求。
活动当天,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教授现场进行了主题讲座,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团长杨世照带来了精彩的微宣讲。未来,“思享大学堂”将继续发挥好理论宣讲平台作用,把党的声音深入传递到千家万户,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将继续深化拓展与上海交通大学等沪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作,探索多元化的理论宣讲方式,使党的创新理论以更加生动、贴近群众的形式走进基层。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