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24日消息(记者沈梅)本周,第26届中国环博会(以下简称“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79家企业齐聚近20万平方米的展厅,展出数万项前沿创新环境技术以及绿色环保解决方案。

第26届中国环博会现场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如今,环保产业正处于深度重构的 “结构性变革期”。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领域增速放缓,而资源化、碳捕集、智慧监测等新兴赛道,正吸引着大量关注。同时,来自能源、科技、制造等领域的跨界力量,正凭借全新理念、技术与资源融入环保领域,为行业发展开辟多元路径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合作机遇与增长空间。

环博会现场,也折射着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图景。一众实力强盛的行业代表仍如约而至,但大型企业的参展数量与参展面积有所缩减。与此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技术型中小企业和初创技术公司在全部展商中占比超80%,凸显了当前市场逻辑的转变:当环保产业从“大基建”转向“精细化运营”,技术型企业在产业升级迭变期将更受青睐。

同时,本届环博会涌现500多家新展商。这些首次参展的企业大多聚焦于工业废水零排放、膜材料、资源化等细分领域,显现出“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鲜明特征。

在环博会展示的污水处理装置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在环保领域的大气治理、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三大板块中,各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展会推出的多个特色展区,如资源循环利用,风、光电组件回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众多知名企业覆盖从高效回收、智能分选、精细拆解到绿色再利用等全产业链。

环博会现场,垃圾回收方案受到关注 (央广网记者 沈梅 摄)

从产业变革的缩影延伸至全球视野,本届环博会的国际化特征尤为突出。据环博会项目总监胡勋洲介绍,展会观众数量同比大幅上升,来自德国、英国、美国等10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团,以及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海外参观团携采购需求齐聚现场,既体现了全球环保技术交流的热度,也印证了中国市场在绿色转型中的吸引力。

编辑:郑晓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