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24日消息(记者沈梅)近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实干绘答卷接力新蓝图”系列发布会聚焦松江区,区委书记王华杰携相关部门负责人亮相,披露“十四五”期间区域发展成果。五年来,松江牢牢锚定“四个区”功能定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200亿元,以产业升级筑牢根基、以创新突围激活动能、以民生提质温暖人心,绘就出“科创、人文、生态”交融的现代化新城图景。
产业集群提势新质动能破局
数据显示,松江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达1758家,连续多年位居全市首位,属地规上工业产值、进出口总额均位列全市第二,83家外资研发中心扎根于此,占全市总数的1/10,产业基础实力持续稳固。
在“2+4”产业体系引领下,松江的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两大千亿级产业持续领跑,前者涵盖智能终端、智算服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后者以新能源电力装备、仪器仪表为核心;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文旅影视四大百亿级特色产业也同步跟进,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腾讯、仪电等高等级算力基础设施加速落地,让松江占据全市约50%的算力规模,“人工智能+”正为生产性服务业注入强劲“AI动能”。松江区经委主任李磊表示,围绕卫星互联网、新能源设施、仪器仪表、6G等市区协同赛道,松江正积极规划、有序推进建设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集聚区。

6G信通智谷未来产业园园景 (央广网记者 沈梅摄)
作为上海6G未来产业的核心承载区,松江泗泾的6G信通智谷未来产业园已完成12.3万平方米空间建设,移远通信、垣信卫星等30余家产业链关键企业相继入驻,重点聚焦“6G+卫星+AI”融合赛道。“我们正在建设的6G概念验证与测试服务平台,能打通从核心器件到应用场景的全链条验证通道,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园区运营负责人介绍,松江还专门设立1亿元“6G信通智谷雏鹰培育计划”专项资金、3亿元规模6G产业孵化基金,并联动超2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池,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

上海松江企业联泰科技的3D打印车间 (央广网记者 沈梅摄)
创新生态聚能成果转化提速
过去五年,G60科创走廊的深化发展让松江成为长三角创新协同的核心枢纽。ESG发展联盟、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等平台相继落地,科技成果拍卖会累计成交额突破500亿元,体细胞克隆猴、新型航空发动机等一批重大自主科创成果不断涌现。“九城市创新协同机制,让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实现‘零时差’。”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跨区域协作模式,正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松江大学城的创新潜能也被充分激活。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大学城,这里聚集8所高校、12万余名师生,是区域创新的“智力源泉”。目前,市级层面已建立松江大学城优化提升工作机制,统筹科创、资金、土地等资源建设科创源,推出19个功能性平台、超百万方科创载体及2万余套人才公寓。“我们通过校企双向发榜、常态化举办科创训练营,就是要打通‘从1到10’的创新转化链,让高校智慧真正服务产业发展。”大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要素的加速集聚,让松江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6.39%,其中89.5%的研发投入来自市场主体,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愈发凸显;30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成功撬动超400亿元社会资本,培育15家企业实现上市;11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551名院士专家扎根松江,97名区领军人才、384名青年创新创业英才成长起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人才梯队。
新城品质升级民生福祉加码
松江区新城办主任潘宏凯介绍,2024年松江新城实有人口达84.6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比重的41%,两项数据均在上海五个新城中位居首位,同时人口年轻化程度、高学历人才占比也领先全市,新城吸引力持续增强。为了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松江推出大学生成长激励、人才安居保障、薪酬扶持等多维度政策组合拳,累计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万余名,1020人成功入选市级以上人才计划。
交通枢纽建设同步提速,为新城发展打通“动脉”。9台23线的松江枢纽已与沪苏湖高铁同步运营,1-2小时内可通达80%的长三角城市,让松江成为面向长三角的重要节点;沪昆铁路老线综合利用工作有序推进,人民路、谷阳路地下贯通工程预计年内启动;沪松公路快速化北段将于年底开工,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加快建设,未来将进一步拉近松江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
民生保障的持续加码,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市民。“十四五”期间,松江民生财政投入增长22%,新建、扩建学校51所,上外云间中学、华师大二附中、上师大附中松江分校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相继引入,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岳阳医院松江院区开工建设,养志康复医院成为上海市唯一一所三级康复医院,松江区中心医院正式挂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5.55岁,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率达99.64%,民生福祉的底色愈发浓厚。
城乡融合出彩人文生态添韵
在乡村振兴领域,松江表现亮眼,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乡村振兴综合考核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粮食亩产连续6年领跑全市,生猪产能持续位居全市前列。自主选育的“松早香1号”等品种推动种业振兴,叶榭镇获评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沪派江南”天马山单元特色村落风貌保护试点有序推进,浦南浦北协同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文旅融合发展让松江的人文魅力不断彰显。上海欢乐谷旗舰店加快建设,辰山植物园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及国家植物园联建,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改造升级;方塔园、醉白池尽显江南园林韵味,云间剧院成为文化新地标,云间粮仓变身“家门口的好去处”,浦江之首成为领略黄浦江源头风光的热门打卡地。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松江青岛啤酒节等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游上海松江、寻上海之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生态保护方面,松江的绿色底色持续深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9.28%,位居全市第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实现100%,五龙湖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让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面向“十五五”,松江区将继续锚定“四个区”战略定位,在转型发展攻坚战中勇毅前行,以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松江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