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15日消息(记者 冯丽)杨浦区第十一批拔尖人才座谈会近日在杨浦科学家社区举行,来自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拔尖人才代表与区人才工作局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共谋未来。会上通报了杨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开门纳谏听取对“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这场座谈会不仅是杨浦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的缩影,更是区域推动“十五五”规划开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人才是杨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与第一资源。”座谈会上,杨浦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最大诚意和务实举措,推动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发展好”。
近年来,杨浦围绕人才全链条需求,构建起覆盖引进、服务、发展各环节的政策体系,不仅力度大、覆盖面广,更注重“一事一议”的精准支持,切实破解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来自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杨卫东表示:“杨浦区始终秉持‘把企业当自己人’的服务理念,让我们倍感温暖,也更有底气投身创新实践。”
构建人才发展“生态圈”
拔尖人才是杨浦人才“金字塔”体系的中坚力量。自1992年启动评选以来,杨浦区拔尖人才工作已走过十一批,累计选拔培育高层次人才逾千名,形成了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队伍。
座谈会上,多位拔尖人才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在杨浦干事创业的获得感。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的魏建华坦言,区里不仅给予荣誉,更提供系统性支持。2022年,他通过区里推荐获得市级重大课题资助,成果先后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并成功应用于30多项工程。“这些成绩离不开杨浦的土壤和支持。”他感慨道。
魏建华还建议,搭建跨批次、跨领域的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人才分类分层服务,促进复合型人才成长。这一建议与杨浦正在构建的“人才生态圈”理念高度契合。
来自文艺领域的华波则提出推动“人文科创融合”,建议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让艺术与科技相互赋能,为城区发展注入人文气质。他还呼吁加大对“文艺两新”人才的扶持,激活文化软实力的基层力量。
谱写人才兴区“新篇章”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这与杨浦着力构建的人才“金字塔”架构高度契合。当前,杨浦正处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谋划“十五五”良好开局的关键时期,人才工作被赋予更重使命、更高期待。
座谈会上,拔尖人才们围绕产业转型、创新策源、城区治理、民生福祉等方面踊跃建言。杨浦图书馆的杨春霞建议构建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强化人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飞扬天使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的马俊婷表示将积极参与“人才进社区”“人才进校园”等公益活动,反哺区域发展。
杨浦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系统梳理人才提出的“金点子”,精准施策、转化落地,让各类人才在杨浦这片热土上竞相奔腾、施展才华,共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