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10日消息(记者沈梅)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作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进博会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携创新成果与服务而来——它们深耕不同领域,却有着共同的方向:紧密围绕中国消费者需求,以本土化实践、全球化资源与专业化理念,从美肤、家居、健康等维度,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具品质、更贴合需求的生活体验,成为进博会“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的生动实践。

医美科技赋能:以科研破解消费痛点

在本届进博会医疗美容领域,资生堂聚焦中国消费者对“安全医美、长效美肤”的核心关切,倾力打造“美力焕新”医疗美容主题专区,全球首秀突破性医美哲学“资生堂医美恒采循环”,并推出首个由中国团队主导打造的医美品牌。展台内的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通过肌肤检测设备,依托基于中国人群肌肤大数据的衰老风险模拟AI分析系统,获取贴合个人皮肤状态、未来衰老趋势及美容习惯的定制化美肤策略。

本届进博会上的资生堂展位一角 (央广网发 受访方供图)

“中国市场始终是资生堂创新科技应用的前沿阵地。为此,我们选择在进博会这一国际舞台上,全球首发‘资生堂医美恒采循环’这一突破性医美哲学。”资生堂中国及旅游零售CEO梅津利信表示,“未来,资生堂将继续以其百年科研积淀为基石,结合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不断拓展美的边界。”

家居服务升级:锚定本土需求,构建可持续品质生活

连续八年参展的宜家中国,以新启用的品牌定位——“家给生活更多”为参展主题,深度挖掘进博会“展品变商品”的溢出效应,从“好房子”建设、适老化需求、可持续发展三大维度发力,用务实举措回应中国消费者对“更高品质家居生活”的期待,践行“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未来同行”的坚定承诺。

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进博会期间,宜家上海与华建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约,为“好房子”标准下的住宅业务提供多元的家居产品、解决方案与量身定制的全屋设计服务。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宜家中国在展台设置六个“适老化”生活分区,围绕“银发族”日常起居、放松休憩、洗漱烹饪等场景,通过防滑扶手、分层收纳、升降边桌等设计,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优化生活动线并提升物品取用的便利性,更预留站立辅助器空间以应对未来需求。进博会之外,宜家中国已成为上海市适老化改造平台的服务商,助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并通过适老化产品补贴、“长者善居”和“老朋友俱乐部”等本土服务与项目,让适老化理念走进社区。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宜家中国于今年担任进博会参展商联盟“绿色智能家电家居专委会”的新任会长单位,并参与发起“可持续美好生活”倡议,推动家居领域探索“品质生活与环保”的融合路径;其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共同发起的“中国典型濒危动物保护试点示范捐赠及合作”项目,已通过系列产品吸引约7万名消费者参与,让可持续理念融入日常家居生活。

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在进博会宜家展位现场发言 (央广网发 受访方供图)

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PontusErntell)强调,“面向未来,我们希望在宜家中国‘生长+’战略的指引下,继续为本土家庭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与当下的中国共享机遇,更与中国共同塑造美好的未来。”

健康生态构建:再生理念链接全球健康资源

以“美宝新十年,桥链世界”为主题参展的美宝集团,在本届进博会上集中展示近200种产品,涵盖养生保健、护肤养颜、营养食品等多个品类,其核心逻辑是将“再生生命科学”理念融入全产业链,为中国消费者打造“内服外护”的健康闭环,同时链接全球资源,响应大众对“长效健康生活”的需求。在技术落地与全球普及上,该集团的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已走进 100 多个国家,累计惠及过亿人群。

本届进博会,美宝集团展位上大家围绕展品进行交流 (央广网发 受访方供图)

“我们希望以进博会为桥梁,让中国消费者便捷共享全球健康成果,也让再生生命科学理念更好地服务大众。”美宝集团相关负责人强调,“美宝集团董事局主席徐鹏持续在APEC舞台输出共同体观点,发起APEC对话鼓励青年人发声,这些都是企业‘立足本土、链接全球’战略的体现,既是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响应,也是我们参与‘全球健康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从美肤领域的科研突破,到家居场景的本土适配,再到健康产业的理念落地,进博会上的企业虽聚焦领域不同,却都以“响应中国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用产品、服务与战略,为“美好生活”注入多元内涵。它们的实践,不仅是跨国企业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的缩影,更彰显了进博会作为“开放平台”,在连接全球资源、服务中国消费者方面的独特价值。

编辑:沈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