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0月29日消息(记者郑晓蔚 何智康)秋染贤城,诗意盎然。10月29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上海站总展演暨2025年奉贤区“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在奉贤区海湾镇温情亮相、圆满收官。

本次活动以“奉读诗书 贤汇经典”为主题,不仅将中华经典诵读与重阳敬老的传统意涵深度融合,更促成了“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这一全民文化IP与奉贤“贤美文化”的双向奔赴,最终向全国观众发出传承文脉、致敬美德、共建文化强国的时代邀约。

群贤毕至,见证文化传承盛会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央广网与上海市奉贤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提供艺术指导。现场,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央广网董事长张军、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慧、央广网副总裁宫歆慧、奉贤区政协副主席邵惠娟、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副处长曹杰共同启动本次活动,标志着中华经典与“贤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式迈入“以声传诵经典、以行传承文脉”的新阶段。

到场嘉宾启动总展演

此次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上海站总展演落地“贤城”可谓珠联璧合。奉贤,这座连续4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的“人民之城”,始终深植“贤美文化”的沃土,滋养着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淳厚民风。而“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自2023年推出以来,连续两季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累计吸引40万爱好者参与。今年,央广网升级推出第三季,进一步深化“全民参与、共享经典”模式。二者携手,不仅是文化IP与地域特色的成功对接,更是以全民诵读形式深化经典传承、彰显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慧在致辞中表示,重阳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贤、孝老爱亲的文化底蕴。她指出,本次活动正是以诵读为桥梁,引领广大市民在声声经典中,共同感悟“贤美文化”浸润下的孝贤实践。她表示,奉贤区始终崇尚“尊老、爱老、敬老”社会风尚,并正全力构建更加完善、更具温度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真正可感可及。李慧表示,奉贤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不断丰富“我们的节日”时代内涵,持续赓续历史文脉、弘扬传统美德,为建设彰显“贤美文化”特质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谱写 “奉贤美、奉贤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精神力量。

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慧致辞

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央广网董事长张军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奉贤始终在挖掘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推动“贤美文化”与城市精神的深度融合。重阳佳节在奉贤举办诵读大会总展演,正体现了“贤”与“经典”的内在共鸣。今年以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聚焦传统文化,溯源民族根魂,坚持守正创新,筑牢文化自信,践行总台“满屏皆精品”的文化使命,让文化传播“始于声音、美于吟诵、感于内心、声声不息”。张军强调,央广网将不断发挥技术赋能与融合传播优势,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让经典诵读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风尚,让经典在“贤城”大地绽放新时代的光彩。

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央广网董事长张军致辞

经典贤韵,传递文化自信与道德力量

作为奉贤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年度重头戏,本次总展演分为“重阳·敬老、家音·孝贤、国风·传承”为三大篇章,将奉贤“贤美文化”、重阳内涵、红色记忆与古今经典完美融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贤城”的经典贤韵与人文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文化自信与道德力量。

开场节目中,上海大学吴笑老师带领诵读大会选手与奉贤中学学生合诵《少年中国说》,用热血呐喊诠释青春朝气与文脉传承的接续力量。

随后的“重阳·敬老”篇章,尽显温情与厚重。新老选手罗恩雷、高文山、梁大为连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经典诗作,以声音回溯千年情怀。上海电影译制厂一级演员丁建华带来《采桑子·重阳》,赋予诗篇新的生命律动。来自奉贤的“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周忠尉,深情诵读原创诗歌《我有一所房子》,朴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寻常小家最珍贵的温情与坚守。而由奉贤区南桥镇的诵读者张欣宇、汤静带来情景剧《与妻书》,将展演推向情感的高潮。该剧以入选首批“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名录”的《沈志昂烈士家书》为蓝本,剧情叩击人心、激荡家国情怀,让传统美德与革命精神在情感共鸣中实现同频共振。

开场节目《少年中国说》

在第二章节“家音·孝贤”中,深沉的声音与温暖的情感交织成一幅家风传承的动人画卷。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一级演员刘家祯诵读《诫子书》,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对接当代家风建设;教育部、国家语委经典诵读工程全国专家孙逊品读《散步》中的“尊老爱幼”,于淡淡文字中尽显家庭温情;上海大学青年教师、力量之声组合成员王志达演唱《如愿》,用歌声传递代际传承的感恩之情,让“孝贤” 成为连接家庭与社会的精神纽带。

刘家祯诵读《诫子书》

在“国风·传承”篇章,炽热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文化使命交相辉映。丁建华老师深情诵读《祖国啊,亲爱的祖国》,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宋怀强温情演绎《可爱的中国》,滚烫文字点燃全场爱国情怀;海湾镇六对金婚夫妇身着盛装登场,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丹、海湾镇党委书记盛群华,为他们颁发“贤美家风金婚纪念证”,见证相濡以沫的坚守与家风传承的力量;上影演员剧团一级演员赵静领诵的群诵作品《老有老的骄傲》,彰显“传承不囿于年岁,人人尽可为薪火”的文化内核,为总展演画上圆满句号。

六对金婚夫妇领取“贤美家风金婚纪念证”

嘉奖贤能,让经典诵读成为文化风尚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获奖选手表彰与指导专家荣誉证书颁发仪式,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获奖代表梁大为、施林、吴凝萱登台领奖,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八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央广网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顾梅、奉贤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办主任、区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钱忠群为选手颁奖。

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自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上海站启动以来,为确保评选专业公正,活动聘请丁建华、赵静、孙逊、张鲁一、季芳芳等业内专家组成专家团,从诵读的技巧、情感的表达、对经典的理解等多个维度进行指导。央广网副总裁宫歆慧、奉贤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精神文明办主任戴明华为专家团成员颁发指导专家荣誉证书。

专家团成员获颁指导专家荣誉证书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个人与单位的肯定,更彰显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投入,也将激励更多人参与到中华经典诵读中来。

本次活动通过央广网全平台、奉贤区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全程网络直播。琅琅书声回荡在贤城大地,不仅让千年文脉与重阳温情深深扎根民众心间,更以“经典+节日+地域”的创新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让经典诵读成为新时代“声声不息”的文明新风尚。

编辑:何智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