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0月27日消息(记者唐奇云)近日,“醒道——2025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开幕。本次展览是该学院继2019年“风起海上”系列展、2021年“风华海上”校庆展后,又一次系统性呈现教师创作成果与教学实力的重要展览,既是对“创作—教学—研究”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成果检阅,也展现了学院在当代美术领域的探索深度。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开幕式当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AI时代美术与书法学科转型与当代艺术发展战略”展开深度研讨。会议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如何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重塑艺术人才培养范式、如何以技术赋能激活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以及如何通过跨学科融合拓展艺术表现的边界。与会嘉宾包括艺术理论学者、一线艺术家、学科带头人、策展人与评论家,共同探索艺术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命题的创新路径。
作为此次作品展的策展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表示,“醒道”,意味着艺术在本质上是探索、追寻、唤醒“道”的路径与方式。展览以“创道”“闻道”“参道”“明道”四个维度为指引,现场汇集了学院老、中、青三代共42位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新媒体与影像等多种门类,系统展示了美术学院教师在现当代艺术、新媒体与影像艺术、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美术教育与美育等领域的成果。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此外,为增进公众对展览的理解,开幕式前,美术学院教师王方呈、陈明园带领学生开展了线上专业导览,通过同步讲解为广大观众提供专业的观展引导。10月29日,还将特别推出“二十四节气版画拓印”与“锦灰堆扇面”两场公共教育体验活动,将高校专业美育资源转化为公众可参与、可感知的生动艺术课堂。

公共教育体验活动(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