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17日消息(记者林馥榆)8月26日,上海出台被称为“沪六条”的房地产新政,对住房限购、公积金、住房信贷和住房税收等进行六项调整。紧接着,9月15日,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直击虚假房源、押金难退等租赁市场乱象。两项政策相继落地,上海房地产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活跃期。
根据“沪六条”新政,上海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等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上海市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上海外环外房源的咨询量和成交量有明显提升(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上海链家研究院负责人李根表示,外环外不限套数购房,可加快外围市场去化,适宜购置养老或度假房产的家庭及有资产配置需求者,通过区域差异化政策与公积金优化组合,精准释放改善需求,有望使外环外新房迎来销售高峰,同时促进外环外二手房交易,保持二手房价格稳定。“‘沪六条’新政信号意义明显,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加快住房需求释放。体现了一线城市调控政策的精准性。”
记者观察发现,上海外环外房源的咨询量和成交量有明显提升,尤其在近几周的周末成交量呈现一波小高峰。“因为有VR看房功能,上班族平时线上看房、线上咨询比较多。‘沪六条’新政出台后,我们平台上线的外环外房源浏览量同比增长22%,咨询量同比增长26%。”浦东新区世纪公园地铁站附近一链家门店业务员表示。
家住杨浦区的市民唐女士告诉记者,婚后一直有换房需求,但由于此前的限购政策,只能卖掉原有房子才能置换新房。“沪六条”新政出台之后,目前住所就不着急出手了,可以等有了合适的房子之后再出售用以还贷。
此外,“沪六条”新政的公积金政策得到多重优化。购买二星级及以上新建绿色建筑住房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5%。首套最高贷款额度从160万元提高至184万元,多子女家庭首套可达216万元。新政还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并允许“又提又贷”。这意味着购买上海市新建预售商品住房的缴存人,可提取本人及配偶的公积金支付首付款,且不影响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
上海世纪公园附近的中介机构(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不仅如此,随着新出台的《住房租赁条例》落地实施,让租房市场有法可依。
“我在上海生活了七八年,搬了五次家。2019年刚来上海不久,遇到二房东反悔突然涨房租,押金还没有全退。还有个房东临时通知房子有其他用途要求腾房,不得以在那一年搬了三次家。”在沪工作的应先生说,“找房子主要靠缘分,当时中介也带我看了一些被隔断的房子,感觉不是很安全。”
根据新出台的《条例》,对用于出租的住房提出明确要求: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等相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政府规定标准。
《条例》还加强了合同管理,要求出租人和承租人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并向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房产管理部门不得就备案收取任何费用。针对租房过程中常见的押金纠纷,《条例》明确规定住房租赁合同应当明确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
对于有不少房东或者二房东找各种理由扣减押金的现象,《条例》也有了明确规定: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出租人解除住房租赁合同应当通知承租人并为承租人腾退租赁住房留出合理时间,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合同或腾退住房。这些规定直击租赁市场痛点,有望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租客的押金无理扣减问题和突然被迫搬家的困境。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上海出台的“沪六条”新政,再加上新出台的租房条例的实施,无疑是对上海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一个积极的作用。上海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超一线城市,无疑在人口方面有着虹吸作用,叠加传统思想,安家和立业总是互为绑定。而在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们,总是希望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一次的新政,无疑是在购房资质上和购房资金上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也为来沪寻求发展机会的工作者在租房上提供了更多保障。“通常而言,政策会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政策解读进一步传播,可能更多人会发现购房难度变低了,租房保障变得更全面。未来,我们可能会遇到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这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