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5月16日消息(记者沈梅)正值中国传统食品粽子在端午节前迎来销售旺季之时,知名食品零售企业来伊份的蜜枣粽遭江苏消费者视频投诉,投诉称在给孩子喂食该蜜枣粽时从中发现“带血创可贴”。此事一经曝光,关注度不断攀升。

投诉视频截图 (资料图片)

对此,涉事企业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12日、5月13日连发两则情况说明。在第一份情况说明中,来伊份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粽子的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设有专岗、专职检验人员”,强调若员工手部受伤不可能直接接触食品生产环节。在第二份情况说明中,来伊份称“相关批次产品下架封存。目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有检查到任何不合格产品。公司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先行与消费者达成和解。”

来伊份在两份说明中均未确认视频中粽子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也仅以“异物”指代。央广网记者向来伊份负责人求证上述情况时,对方表示不同意使用“带血创可贴”的提法。来伊份方面表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已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封存,后续如核实公司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公司愿承担一切责任。”

据来伊份的第二份情况说明表述,目前来伊份已与消费者达成和解。关于和解详情,来伊份方面则不愿透露。

此次事件,让来伊份“代工生产模式”下的食品安全隐患再受关注。涉事产品外包装显示该产品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对此,五芳斋方面称:“我们已经关注到来伊份蜜枣粽产品的网络與情,公司对生产流程进行深入排查,协同来伊份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检查。”

此番风波之下,来伊份是否会考虑更换供应商?对此来伊份给记者的答复是:“我们会严控生产质量,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来伊份发布的两份情况说明 (央广发 受访者供图)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认为,若投诉者原视频内容属实,食品中混入异物显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第148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消费者可主张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择高适用),最低赔偿额为1000元。

刘律师表示:“按照目前的公开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相信在一段时间后,会给出调查结果。若经调查确认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会做出相应的处罚决定。”

同时,刘律师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最关键的点是品控没做好。即便在代工模式下,很多行业和企业仍旧可以保质保量。关键是管理好,严控产品质量。”

编辑:郑晓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