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5月13日消息(记者沈梅)昨天,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上海科技节将于5月17日至31日举办。

上海科学家近5年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顶级学术期刊上累计发文量在全国占比29.2%,一批重磅科研成果已经成为上海科技的闪亮“名片”。本次科技节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聚焦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展现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成果三个方面,将在全市16个区,举办近2000场次活动。

历年科技节活动中,“科学红毯秀”都是重磅节目,在展现科研奋斗故事的同时,也集中宣传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本届红毯仪式邀请了各领域杰出科学家,顶尖科研机构、高校和科技企业代表参加。据介绍,去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一半由上海牵头或参与,参会与这五大科技进展的相关科研人员将作为一个方阵亮相今年的科技节红毯。科学家们走红毯的过程中,现场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展现他们的科学成就,虚实结合提升视觉体验。

人形机器人将首次登上科学红毯,这也是上海科技节举办以来首次“上新”。科技节特别设计人形机器人及研发团队组合,实现人机共享荣耀时刻,展现上海科技的蓬勃活力。除了机器人上红毯,本次上海科技节将打造沉浸式科技办会智能体,从人形机器人的礼仪服务到AI同传系统、会议文本实时数字化系统到虚拟现实演讲辅助眼镜等,为参与者带来全新的科技办会体验。

今年的科学红毯还将首次迎来普通公众打卡。人人可以步入体验的科学红毯,展示2025年上海科技节人人都应该成为创新参与者的美好愿景。

本届科技节共设置六大专题活动,包括开幕式、会议、开放活动、赛事、媒体科普和闭幕式。对于普通市民来说,56家平时“高冷”的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设施,这次将敞开大门。科技节期间,大家可以在这些“科研圣地”参观全球领先的科研成果,观察蛋白质结晶的微观世界,抑或动手体验机器人组装。

更特别的是,48家科普基地将向市民推出优惠福利价门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之夜”将举办,上海昆虫博物馆也将推出一系列科普讲座,这些活动共同构建起多层次的科技传播网络。

上海科技节自1991年创办以来,历经30余年发展,已从全国首个政府主导、全球第二个以城市命名的科技节,成长为市民们认知科学、体验创新的重要平台。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黄红说:“上海不仅有外滩、迪士尼、武康大楼等热门旅游打卡地,更汇聚了很多前沿的大科学设施、重点实验室。本次科技节将全面展示近年来上海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就,让市民朋友了解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规划布局、阶段成果与未来愿景。”

编辑:郑晓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