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

央广网上海5月25日消息(记者林馥榆)作为2024年黄浦“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的重要活动,5月24日,由黄浦区文化馆主办的《对话“清华”·美育人生》访谈活动在上海清华中学大礼堂举行。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老校友”和上海清华中学的“小校友”,围绕“传承、分享、激励、寄望”,用音乐艺术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人生对话。

活动中,清华“老校友”娓娓道来,讲述他们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分享学习、工作、生活感悟。谈到如何兼顾学业和艺术爱好?“老校友”给出不失幽默的答案:“艺术是人与自己的对话,不论三角函数还是弹琴画画,最重要是听妈妈的话,抓主要矛盾,做好当下该做的。”

访谈中,清华“老校友”以《祖国不会忘记+少年》合唱歌曲串烧开场,点燃奋斗激情;老师们创编诗朗诵《致敬前辈》表达敬意;“老校友”口琴合奏《波兰圆舞曲》经典又浪漫,孩子们马上用口琴吹响《夜空中最亮的星》作为回赠;在爷爷奶奶们的见证下,清华中学的小少年宣誓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我和我的祖国》响起时,伴随孩子们的舞蹈,“老校友”为“小校友”送上青春寄语。

据了解,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与上海清华中学早有渊源。1985年,正是在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的推动下,以及钱伟长先生、金兆襄先生的关心下,红星中学更名为“清华中学”。此后十多年间,清华中学定期组织优秀学生赴清华大学夏令营,邀请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的成员来校举办各类讲座。每一届学生中都有一位或多位同学进入清华大学深造。

作为社会大美育的有益实践,多年来黄浦区文化馆深耕“美育+”,通过馆校合作、文教联手,不断优化“戏曲进校园”“对话清华”“艺美黄浦”品牌,逐步探索出一条学校欢迎、学生喜爱、社会支持、寓教于乐的“社会大美育”路径。

据了解,5月20至26日“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黄浦区文化馆还将联手街道分馆、学校、楼宇党群服务站,在地标景点、商圈楼宇、社区学校等空间,开展演出、培训、展览、艺术普及等各类美育活动近190场。让市民游客体验人民城市魅力,走进美、感受美、成为美,美育浸润城市生活。

编辑:冯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