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爱上B站搞学习”一度火热,在以娱乐为主的网络平台上,大家其实也都热衷于观看一些精品课程。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生长起来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从网络上主动搜寻感兴趣的话题和课程,而这也是慕课在中国大学生心目中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5月16日,数智赋能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在上海大学嘉定校区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负责国际化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教育在地国际化、慕课出海、数智赋能人才培养等议题,进一步提升慕课教育质量、推动高校教育发展。

慕课,也叫做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国内外其他高校教师录制的课程,从而在网络平台上获取更广泛的教育,即通过一张屏破除校园围墙,教育资源就能实现共通互享。那么如何才能依托慕课等数字化平台推动国际化人才教育?专家学者在这场研讨会上各抒己见。

“尤其对于商科来说,新技术给业界带来了巨大影响,出现了无人零售、智慧金融等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而业界的变化实际上给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院长卞亦文看来,现在的商科学生在掌握原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熟悉了解新型信息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决定组织发起这场论坛,希望可以推动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和变化。”

在数字化教育培养方向上,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一方面对教室、实验室、科研队伍、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另一方面立足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在引进优质国际资源的同时,目前正在筹备将本地课程推向海外,由此形成了“慕课出海”计划。

“我们的目标是搭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代丝绸之路’,把本土课程进行国际化开发,借助慕课平台,让我们中国的商业经验能够走出去。”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党委书记吕康娟说。

“完整的课程体系、轻松无门槛的获取方式,让慕课逐渐成为我们大学生心目中有效获取知识的一种数字化方式,很期待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我们学院的课程。”悉尼工商学院学生曾筠说,她曾经在老师的介绍下了解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但由于大多数为中文课程,和学院以英文教学为主的课程不太相符,“所以我就找到了一个国际慕课平台,上面汇集了来自于全球各地顶尖大学的教学资源,经过学习我感到收获特别大。”

据了解,上海大学始终致力于利用数字智能新技术,支撑学校智能管理、智慧教育、人才创新培养,引领教育模式变革,打造安全可靠的教育数智化新生态,积极推动上海大学高水平大学发展。(来自“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