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0月2日消息(记者林馥榆)银杏、紫藤、水杉……在社交媒体上,一条长宁境内的Nature Walk路线正在悄然走红,这条被无数人誉为“绿野仙踪”“森林秘境”“最佳骑行路线”的就是位于外环线以西的长宁外环生态绿道。

采绿庭-1号驿站(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日前,2023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宜居之城”:长宁区外环生态绿道实践案例展正式开幕。作为13个实践案例展区之一,长宁以外环生态绿道与刚建成的市民服务驿站作为展场,共同演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鱼丽阁-3号驿站(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据悉,在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共栖”之下,本次实践案例展主要以采绿庭-1号驿站,鱼丽阁-3号驿站,有年堂-5号驿站作为展场。在鱼丽阁中,展出了“宜居之城:长宁的绿色空间”的主题展览,着重介绍了长宁在打造生态绿色空间方面的尝试,包括体现境内自然资源条件的骨干绿道网络;使公园与城市更加紧密交织的各种公园绿地;以长宁特色——生境花园为代表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有方法、成体系探索节能降碳的双碳实践。这些案例既是长宁的探索与实践,也是构筑“宜居之城”的重要基石。

有年堂-5号驿站(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此外,在采绿庭中,展览与驿站的回廊空间相结合,通过简约直观的方式介绍外环生态绿道和市民服务驿站的建设历程。在庭院中小坐,还能看到远处掠过天际的飞机。有年堂则拥有三座驿站中最为高挑的空间,在为期两个月的实践案例展期间,将有多场面向公众的活动在此举办。

据介绍,外环生态绿道位于外环线以西100米林带,北起苏州河,南至沪青平蓄车场,是长宁临空区域慢行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全市98公里长外环绿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沿绿道的林带总面积达55公顷,绿道总长度达6.25公里。

2020年1月1日,外环生态绿道正式启用,实现了将外环林带由防护向城市公园和生态功能的转变。作为上海中心城区难得的林水复合生态区,理想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各种鸟类、鱼类、小动物落户于此。在开放的三年多时间内,外环绿道不仅成了市民们平时休闲出行的好去处,在2023年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中是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做到了平赛结合。

编辑:唐奇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