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30日消息(记者林馥榆)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中秋国庆假日第一天上海共接待游客346.31万人次,同比增长13.12%。
今年中秋节、国庆节“黄金周”恰逢第34届上海旅游节举办期间,上海各区促消费、惠民生的文旅活动相继展开。其中,各类沉浸式国潮国风系列活动受青睐,为市民游客带来“海派国潮”新体验。
朱泾花灯会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邀一场花田与灯海的华丽邂逅,行一段穿越汉唐的寻梦之旅,赴一场声光电雾的热情狂欢……在金山,“花灯映落照 花海共潮生”——2023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日前启幕。
朱泾花灯会,被誉为金山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有着千年历史。在金山县志中,就曾对朱泾花灯会的昔日盛况有着“街市结棚张幕,悬灯挂彩,金鼓管弦,火树最盛,游人往往达曙为常”“立春后放风筝,夜以灯爇烛悬线而升,有烟火飞如繁星”等记载。
朱泾花灯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朱泾花灯会灯组规模为朱泾历来灯会之“最”。其中,除了月球灯组外,位于星空草坪区域的四组“花神”灯组也尤为受欢迎,前来合影的市民络绎不绝,据朱泾镇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首度在花开海上生态园举办,为了迎合园区特色,在设计花神主题时,特意选择以梅花、虞美人、荷花、格桑花为原型,既对应了春夏秋冬四季,又恰好是花开海上每季花海的主打花卉,更有着花好月圆的美好寓意。对地域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则流连于船子形象灯组前,边赏花灯、边品读书页灯上的船子拨棹歌,别有一番禅意。
小朋友现场体验非遗花灯制作(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以G320文旅连廊构建为契机,未来,我们将在持续深耕‘芳香、稻香、果香、禅香’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强与北部二镇在文化禀赋、旅游资源上的互通互动,通过内部集点成片,外部串珠成链,推动建设一批更高品质、更具吸引力的农文旅特色产品、项目、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游客来朱泾感受非遗之美,‘四香’之魅。”朱泾镇党委书记夏红梅表示。
今年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自9月16日起,一直持续至10月22日。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以花灯展示、文化交流、旅游体验为主线,展开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市民游客充分领略朱泾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同时,也让金山非遗焕发新活力,为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奠定基础。
此外,上海旅游节经典品牌“唐韵中秋”游园会以“传统韵、时尚风——唐韵元游”为主题,突出“游徐汇、品海派”特色,开展线路打卡、传统戏曲表演、非遗体验等活动,在“行中秋”中品味国粹之韵、中秋之美,在“聚中秋”的氛围中演绎传统新时尚。
在虹口,今潮8弄“月漾诗华”中秋灯会携手著名当代书法家朱敬一与知名设计团队PHAldesign弗爱设计联袂推出“月漾诗华”系列书法艺术装置,以中国诗词为灵感,以艺术设计演绎无边诗情和国潮美学。
南翔“千桌万人小笼长街宴”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在嘉定,南翔国潮大会以新潮国风元素为亮点,在古猗园打造精彩可观、生动可听、惊喜可玩的非遗沉浸式体验,囊括徐行草编、苏绣、盘扣、江南闺绣画、药斑布印染技艺、陶瓷制作技艺等项目。此外,第十七届南翔小笼文化展在南翔老街开幕。传统人气项目“千桌万人小笼长街宴”以国家级非遗美食南翔小笼为主角,可谓本次盛会的重头戏之一,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品味,领略非遗美食文化的魅力。
在杨浦,“艺·趣文化生活节”秋·音系列活动邀请活跃于世界各地的青年音乐家们,通过不同的主题和东西方器乐的组合,融合当代流行乐和民乐元素,演绎“传统与新潮”交融的经典国风音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黄金周”和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文化旅游供给侧重“品质、体验、多元、安全”,以期满足人民群众文旅消费新需求。上海通过实时监测来沪旅游人次数、A级景区客流数等指标性数据,全面掌握假日文旅市场运行态势,市区两级文旅部门、市区两级文化执法部门等加强值守、检查或执法,以防患于未然。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