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从上海嘉定博物馆接受文物捐赠仪式上传出消息,2022年嘉定博物馆接受藏品捐赠共计20批次626件(套)。

此次活动以“义赠撷英”为主题。书法绘画、竹刻臂搁、珍籍稀谱、碑铭墨拓、诗稿手札、田赋权状、户籍粮票……活动上,嘉定博物馆近两年来部分受赠文物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其中,一块外观平平无奇的灰白色大石头让不少文物爱好者流连驻足。原来,它正是近日刚被发现并送至嘉定博物馆的一件明朝文物。

“我奶奶家在华亭,最近老宅正准备拆迁。在收拾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房屋后面的空地下面有块石头,仔细一看,上面竟然还有字。”捐赠人秦忠良回忆道,“我当时就觉得,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马上联系了嘉定博物馆。”

经鉴定,该石头是一块墓志铭,是明朝嘉靖年间的遗迹,至今已有近470年的历史。碑刻记录了当时嘉定名门望族之一龚氏——龚敏卿同室刘孺人的墓志铭。“我们可以看到,这方墓志铭上的字迹清晰可见,目前仅有3个字没有识别出来。”嘉定博物馆藏品保管部馆员张行刚介绍,“这是龚氏家族迄今为止留下来的唯一一方实体碑刻,对我们研究龚氏家族的发展,以及墓志铭作者宣应楫的文学创作,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墓志铭拓本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展出的不少文物都是由胡厥文的侄女胡世珑捐赠,包括廖家礽《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民国时期廖家礽照片、1972年胡厥文书悼念陈毅诗稿等,共计76件(套)。胡世珑说,这些大多是祖传下来的宝贝,“文物是历史的最好见证,博物馆则是文物最好的归宿。我父亲一直教导我说‘有好东西要大家欣赏’,所以我把这批文物捐给我的故乡嘉定,希望让它们得到更好的收藏、研究和展示。”

活动还为文物捐赠者代表颁发了嘉定博物馆收藏证书,诚挚感谢各界人士的大爱义举。

截至目前,嘉定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87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0处、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43处、嘉定区文物保护点133处;珍贵文物1367件(套)。

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出席活动。(来自“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