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13日消息(记者冯丽 见习记者何智康)实践教育作为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育范式,是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4月12日,2025第二届长三角实践教育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150余位教育界领导、专家学者、国际合作伙伴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共同探讨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2025第二届长三角实践教育创新发展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海智成长计划”2.0版本发布,聚焦实践教育升级
大会开幕式上,长三角人才培养与交流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张鹏宣布“海智成长计划”全面升级至2.0版本。2025年,该计划将深化校企社协同机制,推动科技探索、公益实践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打造“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同时,上海协申联合企业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副院长孙钺涵现场发布了海智成长计划系列“探索与发现系列任务书”“新民社区小记者2.0版”及“海智·小小AI创作家”等专项活动,将赋予青少年“博物馆探索者”“AI创作者”等不同身份,以丰富、有趣的方式,助力青少年知识素养与探索精神的同步提升。
2025第二届长三角实践教育创新发展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张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实践教育是青少年学习的最好方式。”“海智成长计划”每年将推出新的内容、新的项目,作为“输出+引入”的平台,联动社会各界力量,融汇实践教育优质资源,并逐步走向国际化,推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实践教育的发展。
多方共建实践教育支持体系,以科学赋能青少年成长
大会期间,“海智儿童成长测评中心”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揭牌成立。上海协申联合企业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副院长陆艳能指出,两大中心将依托科学测评工具与个性化指导方案,为青少年提供涵盖认知发展、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维度的综合评估,并通过家校社联动机制,推动家庭教育专业化、系统化发展。与此同时,“上海希望热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青少年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上海希望热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理事长郭春迎表示,该委员会将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框架,开发心理韧性培养、情绪管理课程及危机干预体系,助力青少年构建积极心理品质。
“上海希望热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青少年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两大中心与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长三角实践教育在科学测评、家庭教育支持及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海智成长计划”注入了更全面的育人动能。未来,三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构建“测评—指导—干预”一体化支持网络,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全链条”护航。
国际协作与文化传承并举,上海城市少年艺术团助力文化走出去
为纪念中丹建交75周年及安徒生诞辰220周年,大会发起了“2025安徒生创意大赛”,并与丹麦欧登塞安徒生博物馆联合丹瑞里与长三角人才培养与交流指导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丹瑞里与上海海智人才服务中心共同设立的“安徒生创意·海智教育发展基金”正式成立,未来将为长三角民办教育机构及师资提供资金与资源支持,助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
由长三角人才培养与交流指导服务中心、上海城市管乐团及合唱团联合发起的“上海城市少年艺术团”宣告成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席梁国扬在贺词中提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文化兴则民族兴。”艺术团将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上海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以语言艺术赋能城市文化软实力。
上海城市少年艺术团宣告成立(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梁国扬在受访时表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与才艺培养,积极组织开展艺术文化交流,助力青少年文化艺术表演成果走向国际舞台。在中国文化出海的过程中,协会将持续关心关注、投入力量,支持更多文化交流团体、助力更广大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