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西兰达尼丁市的营员代表埃丝特·科伊达娅,与当地四位小伙伴一同来到上海,参加2025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我们非常激动,也充满喜悦,来到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相聚在此,这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埃丝特·科伊达娅说。

7月11日晚,2025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今年的夏令营,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的22支青少年队伍参与。来自上海友好城市的营员们将与上海的青少年们一起了解上海、感受浦东,在学习中增进国际友谊,在探索中培养对未来的责任感。

据介绍,在接下来的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将参与文化体验、科技探索、城市参访、交流论坛等多个项目,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科技魅力,缔结跨国友谊,期待全体营员在活动中收获成长与友谊,为国际友好城市交流注入青春活力。

在“非遗文化市集”上,外国营员体验“剪韵流光”项目。

外国营员体验“木艺传承”项目。

开营仪式前,现场精心布置了“非遗文化市集”和“AI解码市集”。来自浦东新区高桥镇小学、上南中学南校等学校的师生集中展示了高桥松饼制作、三林刺绣、扎染、漆艺、木艺传承、芦苇编织、香囊制作、糖画、剪纸等。营员们通过手作体验,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灵犀伙伴”机器人互动、“灵眸探途”机器狗展示、“AI动空间”AI魔镜体验、“谁与争锋”机器人足球四项科技互动项目,让营员们体验趣味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触摸科技脉络,感悟科技魅力。

外国营员与机器人互动。

开营仪式现场,来自浦东新区学校的学生带来了武术《少年强》、舞蹈《九州华韵》,来自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的营员表演抖空竹《悠悠空竹情》等节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开营仪式伴随着全体营员和志愿者合唱的《We are the world》的歌声缓缓落幕。

自7月8日起,志愿者代表、上海市川沙中学学生季姝含就来报到了。从上海中心的高空俯瞰,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草药香;从乌镇的青石板,到东方绿舟的龙舟桨……“日程表上的每项安排,都将变成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志愿者的身份不仅是‘服务者’,更是‘桥梁’,我们会用细心的陪伴,让大家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当好‘同行者’,共赴这场友谊之旅。”季姝含说。

自2009年起,市教委主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为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互相交流、缔结友谊提供了重要平台。作为上海国际友好城市交流的重要平台,2025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由市教委主办、浦东新区教育局承办,旨在助力青少年拓宽全球视野、培养人文情怀。主办方表示,上海正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通过持续拓展与全球友城的教育合作,促进不同文明在“双向奔赴”中互学互鉴、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编辑:郭振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