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吃品类丰富又好吃,可是进什么店都要扫码支付,太不方便了!”埃及游客阿彬谈到近日来沪旅游的感受时,对景点和餐饮赞不绝口,但给支付方式打了负分。

上海与国际的交流交往正在逐步恢复,境外游客逐步增多,而“消费支付不够便捷”依然是阻碍境外游客入境消费的一大痛点。近日微信、支付宝相继宣布全面升级国际银行卡用户服务、推出全新国际版等服务,但是依然有境外游客受支付习惯和安全隐私观念差异的影响,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较低。

如何缓解支付痛点,提升支付服务便利度?近日,市政府参事课题组开展了一项关于提升入境人士境内支付便利度的调查。参事们建议,推动政府部门与各市场主体协同发力,破解刷卡和移动支付堵点,尽早形成良好支付环境。

不少外卡POS机退出市场

参事调研发现,这几年受疫情和金融监管政策等影响,外卡收单业务逐步萎缩,许多外卡POS机退出市场,目前大部分银行已经退出外卡收单业务市场。“除了涉外酒店,很多消费场所没有配备外卡POS机,餐饮业几乎都是扫码支付,这让境外游客感到非常不方便。”市政府参事、课题组领衔人顾晓敏说。

课题组委托汇付天下实地抽样调研发现,外籍游客最希望使用刷卡和现金支付。然而,401家被调研商户中安装外卡POS机的仅有183家,占比不足一半。同时,由于外卡刷卡手续费高昂,单笔费率基本上在2.5%—3.5%不等,远高于支付宝的3.8‰,很多商户更愿意引导外籍游客使用现金或支付宝、微信,外卡刷卡率仅为23.19%。

因为没有开通移动支付,境外游客在打车、游览景点、就餐等诸多环节连连受阻。“去景点要刷二维码预约,吃个饭也要扫个码。”一位来自以色列的游客告诉记者,酒店前台帮他预订了出租车到外滩,当他游玩归来时,却发现自己没法打车回来。美国游客安迪暑期到上海、杭州一带游玩,“这一路都是中国朋友代我付的,然后我再转账给他”。

移动支付还有限额问题。目前,支付宝绑定境外银行卡支付的单笔限额为3000元,月累计5万元,年累计6万元。“这个限额难以满足入境人士购买珠宝、瓷器、手表等高价值商品的需求,也不利于本土品牌走出国门。”顾晓敏说。

全链条全场景解决支付便利

“入境人士的境内支付问题不仅是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也关系着上海长远的开放和发展。”在参事们看来,上海要在2035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全球性商业机会和投资吸引力离不开便捷的交易支付服务。

“入境第一站是解决支付便利的关键点。”顾晓敏建议,在机场、码头等外籍人士入境的第一站,设立专门的支付服务柜台,提供货币兑换、宣传移动支付应用、帮助下载使用等服务。

今年6月,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市商务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入境人士境内支付服务的通知》,要求以12个重点商圈为重点区域,营造安全便捷的外卡受理环境。

“境内支付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便利关口前移,各类支付场景需要拓展。”顾晓敏认为,例如旅游景点、演出展览、体育赛事等的预约购票,乘坐出租车、公共交通、租赁车辆、购买机票车票,医疗、美容、体验式消费和服务消费等,需要全链条、全场景的协同和打通。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