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是以往经营者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要“有求必应”,也要“无事不扰”,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运营。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最新发布的《“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以下简称“白名单”)是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减负的关键。这是全国市场监管领域首份“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

“白名单”明确,除了直接涉及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方面的事项列为重点监管事项外,首批有411项符合条件的事项实施“无事不扰”,除上级部署、接到违法线索、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等情况外,原则上不主动就这些事项开展现场检查。

超六成事项列入“白名单”

上海荣盛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疫苗及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副总经理王培勇坦言,药品企业在许多关键环节都有严格的管控要求,频繁的现场检查需要进入其中一些环节现场,企业当然理解配合,但也担忧环境稳定性被打破后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仔细查看颛桥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在线发来的“白名单”,王培勇感慨“改革力度相当大”。他告诉记者,和荣盛生物有关的“免检”事项有30多个,具体涉及120多个检查要点,现在原则上市场监管部门不会主动对这些事项开展现场检查,许多关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就不必抽出宝贵的时间陪同现场检查。

“首批‘无事不扰’事项占到了市场监管领域检查事项总量的63.7%,将来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优化。”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处副处长吴蓓蓓介绍,在去年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对繁杂的检查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将问题发现率低、投诉举报数量少、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轻微等的检查事项列入“白名单”。

事实上,一些复杂的事项,比如“对是否实施商业贿赂行为的监督检查”,仅通过常规的现场检查很难发现问题,这种事项也是此次被列入“白名单”的主要对象。“恐怕真有问题也不会主动承认的,现场检查可能空手而归,像这样低效的检查就要压缩。”吴蓓蓓表示。

让企业“无感”又守住底线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无事不扰”事项并非彻底不查。这些事项其实运用了非现场检查或社会共治等方式来替代现场检查,既能让企业“无感”,又能守住法律法规和公共安全底线。

“无感监管”已覆盖途虎养车(上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大部分的网络广告行为。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主要通过网络监测的方式进行检查,提升了监管效率,又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

按照传统监管模式,要第一时间发现并控制餐饮环节的亚硝酸钠,难度很大。梅陇市场监管所负责人坦言,严格遵循日常监管的规范流程,一个上午能线下检查六七家食品经营户已是多数监管人员的极限,“有些经营者的加工制作过程集中在两三个小时内,不在这段时间去检查,饭店里的人都休息了,很多检查项目根本无法落地,这种餐饮行业的特点对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

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监管人员坐在电脑前面就能实时查看、回看餐饮服务单位的经营行为和关键环节。近期,闵行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发现了一包餐饮服务单位贮存的亚硝酸钠,在餐饮服务领域开出了上海市场监管领域首张“非现场执法”罚单,从监管到立案再到处罚,整个案件均在线上完成。

在开展必要检查的同时,将日常检查事项一并完成,压缩上门次数,也能为企业减负。

往年,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要接受市场监管部门各类现场检查十多次。今年起,闵行区市场监管部门在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试点,因投诉举报等情况而触发上门检查时,将必要的计划检查项目同步完成,通过“进一扇门、查多件事”,减少对企业的打扰。客服总监梁煜表示,这种方式大幅减少了监管部门上门开展计划检查的次数,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专注于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记者 陈玺撼)

编辑:沈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