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5日消息(记者林馥榆)让经典文学典籍“活起来”、让优秀的文化作品“火起来”,8月3日晚,“声如夏花”经典文学暨艺术语言青年人才培训结业朗诵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活动当晚,上海图书馆东馆内座无虚席。丁建华用声音演绎了冰心的《往事之二》,刘家祯则朗诵了屈原的《涉江》;宋怀强不仅吟诵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也独白演出了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第19章“开庭”桥段……此外,知名艺术家和高校学者陈少泽、王群、赵静、刘家祯、蔡金萍等与充满朝气的青年朗诵者并肩而立,彼此交流着声音与情感,编织出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之旅。

“我的启蒙老师,其实是一套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录音剪辑,其中就包括了孙道临老师配的哈姆雷特、李梓配的叶塞尼亚、丁建华老师配的茜茜公主等等,这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译制片,是当时在读初二的我的艺术语言启蒙老师。”作为朗诵会导演也是培训项目主责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创作中心副主任孙逊说,这让他知道电影原来是可以听的。“艺术语言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正是他们的作品在那一刻播下了一颗艺术语言种子。”

此前,58名学员在“艺术语言青年人才培训”项目中完成了142学时的培训,在7月15日至28日进行了集中授课。“我们希望承前启后,为艺术语言的继承和发展作出贡献,形成一支由中青年骨干为基础的稳定的艺术语言生力军。”孙逊说。

编辑:冯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