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7日消息(记者唐奇云)11月5日,一款名为“苍鹭”的AI鱿鱼渔情预报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融合海洋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可为全球大洋性鱿鱼作业海域提供未来5天精准的渔场预测以及下一年度资源丰度预报,填补了我国在远洋鱿钓渔业智能预报领域的空白。

据介绍,“苍鹭”系统由上海海洋大学陈新军教授团队牵头,基于企业投入的真实作业数据与船队资源,历时三年左右研发而成。该系统涵盖网页端、船载端、手机端,无论岸上管理还是海上作业,都能随时获取近20个与安全高效生产相关的海洋要素。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技术,结合生物学、生态学、渔场学等知识,可精准实现鱿鱼中心渔场预报与中长期资源量预测,让鱿钓捕捞告别“凭经验”、转移渔场较为盲目的问题。

系统可精准实现鱿鱼中心渔场预报(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系统自带船位监控、越界预警,能避免海域纠纷、提升管理效率,更以“一张图”形式每日定时自动发布作业海域环境、船位、渔情预报信息,科技赋能,全方位助力远洋鱿钓渔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系统已在北太平洋鱿钓渔船应用,单船产量较历史水平提高约48%,并将北太平洋西经海域鱿钓作业渔汛延长到11月。

系统自带船位监控、越界预警(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陈新军表示,未来,团队还将研发远洋鱿钓数字孪生系统、鱿钓机器人和AI大智能体模型,促进远洋鱿钓渔业向智能化发展,为全球鱿鱼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编辑:何智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