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17日消息(记者郭振丹)4月16日,上海市徐汇区举行“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场景发布暨揭榜挂帅活动,现场发布六大人工智能治理场景,并启动五大赛道揭榜挂帅计划,与全球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

五大赛道揭榜需求发布(央广网记者 郭振丹 摄)

从“六大场景”到“五大赛道” 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此次徐汇推出的六大“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场景包含实景三维助力高效能治理、“三体城市”治理系统、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政务服务大厅2.0、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平台等领域,其中多项为全国首创。

例如在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方面,徐汇区全国首创“区块链+AI”充换电风险预判平台,对18万条电池生命周期数据上链溯源,结合电流过载AI预警与工单自动派发,实现隐患发现到闭环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

为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此次活动现场徐汇区还发布了五大赛道揭榜需求,面向全球招募量子城市治理解决方案。徐汇区计划未来三年投入5亿元扶持资金,吸引全球顶尖团队共建AI治理开放生态,共创量子城市治理。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五大赛道涉及“AI+建筑安全监测”“AI+数字经济治理”“AI+社区安全治理”“AI+应急救援调度”“AI+交通治理”等,其中“AI+建筑安全监测”要聚焦建筑外立面脱落预警、玻璃幕墙风险筛查等方向,打造“精细化实景建模+风险图谱动态生成”的建筑安全智治系统,提升高危点位预警准确率和隐患处置响应速度。

从“数字底座”到“场景生态” 领跑AI治理赛道

“在我们企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一直深受徐汇区‘数字化特色’的影响,如今已从单一的城乡规划设计企业转型为数字信息化服务并存的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进告诉记者,企业通过构建地下空间“数字孪生”、地上空间“城市画像”等信息化服务体系,一直为城市建设、运行、管理中的多场景应用提供解决方案,为智慧城市建设作出贡献。例如在上海“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过程中,其借助自身打造的数据库,为“15分钟生活圈”前期规划、中期落地以及后期治理贡献完整的数字化治理生态。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徐汇区始终是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近年来,通过构建“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底座”“三体城市系统”“政务服务大模型”等创新平台,徐汇区已形成“数据驱动、AI赋能、场景落地”的完整治理生态。

在数字底座建设方面,徐汇区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数字孪生城市,通过“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生成式AI三维重建技术,实现全区60万个分层分户单元的精细化映射,并依托立体空间网格编码体系,为每个实体对象赋予“数字身份证”,构建了“人、房、业、物、事”动态联动的城市治理中枢。

事实上,此次发布的六大场景与五大赛道,正是徐汇区基于先发优势的又一次“升维”——从技术工具应用转向数模驱动的治理主体重构,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徐汇经验”。

编辑:郑晓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