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应-2025”航空应急救援实战联演11月26日在上海罗东集装箱码头举行。这是本市首次以航空应急救援为主题的全流程实战应急演练,检验了低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在应急救援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航空应急救援凭借其响应快速、机动灵活、覆盖面广等优势,在维护城市运行安全和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演练聚焦航空应急救援十大应用场景,设置建立空地指挥调度和空中中继通信平台、监测检测和快速建模、火灾联合扑救、无人机空中管制、物资投放和人员救援5个演练科目。
演练过程中,各类航空器分工明确,空域管理井然有序。通信指挥机开展空中侦察,融合指挥调度,实现空地协同。无人机组搭载多光谱传感器、气体监测仪、激光雷达及高清摄像设备,对现场进行立体化全面侦察,实时传输火势动态等数据,快速构建实景三维模型,同时对水下打捞目标快速精准定位。eVTOL消防无人机挂载灭火弹,实施抛投发射;灭火直升机携装取水吊桶实施空中灭火作业;系留式灭火无人机攻击立面火势;医疗救援直升机现场监护并转运伤员,地面消防配合灭火作业。运载无人机为孤岛受困人员投送物资装备,救援直升机开展绳索救援。
据悉,上海将构建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领域上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快完善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应急指挥体制机制,持续建强以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各行业专业救援队伍为支撑、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力量体系,同时要强化科技产业支撑,加速形成应急救援新质战斗力。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演练并讲话。(记者张晓鸣)
原标题:
上海构筑立体救援“空中防线”
编辑:冯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