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海运展品入境进入收尾阶段。10月30日23时30分许,洋山港四期码头灯火通明,日本籍“第一致敬”轮缓缓靠泊。随着船上两个载有进博会展品的集装箱被快速卸下、转运至专用堆场,德国卡赫公司相关负责人悬了多日的心终于落地。这批原计划10月20日抵沪,却因航线变更延误近10天的进博会展品,在上海多部门协同保障下,顺利打通通关“快车道”,为11月2日前完成进馆安装赢得了宝贵时间。
服务热线紧急对接
“11月3日进博会闭馆待展,每耽误一天,展品错过布展的风险就多一分。”面对船期突变打乱的参展计划,卡赫公司一度一筹莫展。转机来自企业对上海边检总站服务进博会8项措施的关注。通过新闻了解到12367服务热线可对接紧急通关需求后,企业第一时间拨打电话求助。
接到企业诉求后,上海边检总站迅速将“急难愁盼”转化为“攻坚清单”,立即成立协调工作组,一方面指导洋山边检站全程跟踪“第一致敬”轮动态,结合船舶中途增加挂靠韩国釜山港的实际情况,精准测算抵港时间;另一方面主动联动海关、引航站、码头运营方等单位,围绕“装卸—通关—运输”全环节研究制定快速通关方案,一场跨越线上线下的口岸保障接力就此展开。
每个环节争抢时间
船舶航程和作业周期因航线调整拉长,必须在每个环节抢时间、提效率。10月29日,洋山边检站提前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船舶办理入境预检手续,实现“抵港即作业”;洋山海关借助智慧海关系统,快速审核企业线上提交的船舶资料,确保货物顺利入境;船舶进港当晚,引航站精准规划引航路线,码头运营方优先安排卸箱作业。
“通关和提货速度远超预期,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布展时间,感谢边检和各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卡赫公司相关负责人连连称赞。(记者 赵菊玲 通讯员 黄波 叶真于)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