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垂,上海展览中心户外喷水池广场灯光璀璨,当第一组铜管乐的激昂旋律刺破夜空,现场近2400名市民观众屏息凝神——这场大型户外交响合唱音乐会《布兰诗歌》,以最贴近大众的方式拉开序幕。作为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呈现,昨晚的音乐会由指挥家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倾情演绎,恢宏交响与深邃歌声回荡在爱乐之城的夜空。
这是艺术节特别策划的惠民广场演出第三年照亮城市“艺术天空”。距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就有市民观众陆续落座。看着偌大的广场被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赶来的乐迷、观众、游客填满,许忠感慨万分,“音乐是无限的,它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天南海北的人通过音乐在这里相遇相知,让我觉得特别幸福。”
老少同欢 音乐架起桥梁
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改编的中世纪诗篇力作《布兰诗歌》以其大开大阖的戏剧张力与澎湃流转的气势让人百听不厌。终章《命运女神》的旋律响起,让人不自觉挺直腰背,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指挥家转身鞠躬,掌声、欢呼声瞬间炸响,有人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幕,有人感叹“比在音乐厅更有感觉”。直到乐队成员陆续退场,仍有不少观众站在原地,仿佛要把星空下的《布兰诗歌》种进初秋最美的记忆。
自2023年起,艺术节已连续三年在上海展览中心户外喷水池广场打造户外音乐会,将“城市背景”作为舞台置景,将古典音乐经典的高质量演绎融合摩登地标,吸引了无数海内外观众,已成为一张上海城市文化“乐”名牌。本次演出开放预约半小时后便迅速约满。
资深乐迷王畅早早到场占座,他说:“《布兰诗歌》的音乐语言非常丰富,主题性隐藏在旋律之中,合唱展现了爱的磅礴力量。”交响乐爱好者陈一扬从南通驱车赶来,他说:“上海的艺术氛围真的是天花板级别的,这也是城市的魅力。我是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开始喜欢交响乐的,最初接触的也都是像《布兰诗歌》这样免费的普及公益演出,这么好的阵容和曲目,真的觉得很棒。”
80后市民秦畅带女儿来看演出,为能沉浸式欣赏《布兰诗歌》,他和女儿一同查资料和导赏文,携手开启“艺术之旅”。他说:“青春期的孩子,要走近他们就只有和他们交朋友,音乐就是桥梁。”同样需要这座桥梁的还有刚退休的程女士,她带着耄耋之年的母亲来听音乐会。她说:“妈妈年纪大了,记忆力有点衰退,平时在家跟我们说话也很少,但是听到音乐还是会开心。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想着带她出来玩玩。”
本届艺术节与上海旅游节强强联手,以“双节联动、双轮驱动”效应强势破圈,除了户外交响合唱音乐会《布兰诗歌》,还有创新“艺术+”“票根+”融合模式,联动静安全域消费,带来“一票逛吃静安”多重福利,让演出票根成为打开城市美好生活的“钥匙”。
未演先热 世界名团驻场
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尚未正式开幕,这一申城“艺术黄金档”的预热氛围已触手可及。国庆长假期间,黄浦江畔乐声不间断。“巴伐利亚回响——2025上海大剧院歌剧节”10月1日至6日“驻场”上海。阔别四十余年后重访,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以三百余人的重量级阵容登陆上海大剧院,3部作品、持续6个夜晚酣畅淋漓地上演歌剧嘉年华。
接下来,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在5天内演绎“马勒全集”,这是中国唯一一站演出。
之后,洛伦茨与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合奏团音乐会、英国合奏团音乐会版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天津音乐学院民族歌剧《同心结》、江苏大剧院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为爱而生——纪念帕瓦罗蒂诞辰90周年音乐会等精彩演出将相继上演。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参演剧目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广州芭蕾舞剧院原创芭蕾舞剧《家园》将展现“大湾区”文化魅力。此外,南浔分会场的古镇舞台也将迎来艺术的点缀……名家名团纷至沓来,国内外艺术力作云集,共同勾勒出一幅“为艺奔赴”的美好图景。(记者 朱渊)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