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式上,《上海抗日战争史》新书被码放成“815”字样,纪念80年前对中华民族意义卓著的胜利。 施晨露 摄
“如果说这部史书是上海抗战史研究中一部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是对全国和上海军民为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的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对这一场壮烈的民族解放斗争英勇事迹的回放,是对千千万万当年为上海抗战英勇奋斗、作出贡献甚至流血牺牲的爱国先烈们的缅怀和纪念。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史,是一部最贴近时代、最具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材。”
昨晚,三卷本《上海抗日战争史》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首发。虽然未能来到首发式现场,但94岁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子道录制了一段5分钟的视频。余子道出生于1931年8月,这样一位亲历抗战的学者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抗日战争史等研究领域,投注了毕生心血。“让我们重温上海抗战的峥嵘岁月和上海人民的精神品格,更深刻地领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带着乡音又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回荡在现场,成为今年上海书展令人铭记的一幕。
首发式上,《上海抗日战争史》新书被码放成“815”字样,纪念80年前对中华民族意义卓著的胜利。这套150余万字的皇皇巨著集合了上海三代历史学者长达10年的努力。
上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既是两次淞沪战役的主战场,也曾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交汇点。党史专家徐建刚说,《上海抗日战争史》视野广阔,将上海抗战置于中国及世界的全局性角度,突出全民族抗战主题,运用最新研究成果,全景式反映上海抗战的方方面面。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认为,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这部作品主线清晰、研究全面,特别是充分体现了上海抗战的特点,揭示了抗战各个重要节点都与上海有关,揭露了日本在上海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文化侵略,尤其是统计和总结了日军的侵略给上海带来的巨大损失,“非常硬”。
“上海书展开幕这几天,这套书已经在展位上被普通读者买走了好几十套。”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温泽远告诉记者。
首发式后,等待几位作者签名的读者排起了队。“专为买这套书而来,这段历史对我们这座城市太重要了。”排在队伍里的公证员蔡煜从布袋里掏出另一本书向记者展示,“我还买了这本《审判从这里开始——日本战犯在上海的审判》。”
“我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买了抗战图书,回家认真看。”75岁的读者李茂岭的购书袋里有《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等书。
今年上海书展,抗战主题图书成为厚重风景。就在《上海抗日战争史》首发式前,原创主题连环画《不屈的手指》《白纸红字》也在此首发。这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与上海市作家协会共同推进的“重大主题连环画创作项目”,以期让年轻一代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感受先辈们的精神力量。(记者 施晨露)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