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7月4日消息(记者林馥榆)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制定的《长三角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同质化水平,协同推进长三角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进专科专病联盟建设和医疗质控一体化合作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卫生健康部门建立了卫生健康委协商议事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检查检验跨域互认。目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青浦区、吴江区和嘉善县的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区域内,通过跨省合作办院、建立医联体等形式,建设了瑞金医院无锡分院、仁济医院杭州湾医院、市一医院蚌埠医院、市六医院安徽医院、仁济医院安徽医院、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儿科医院安徽医院等项目。促进医疗质控一体化,成立了临床检验、临床病理、康复医学、妇科等11个专业的长三角医疗质控联合体。推进长三角中医质控标准制定工作,确定8个专业方向,分别由上海(中医急诊、中医病案)、江苏(中医肛肠、中医护理)、浙江(中医骨伤、中药药事)、安徽(中医脑病、中医呼吸)牵头开展。

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方面,三省一市疾控部门签署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定期开展长三角公共卫生联合风险评估,聚焦防控重点开展联合演练,强化卫生应急合作。持续推进预防接种信息互联互通和接种服务同质化,已在示范区内完成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验证。建成覆盖上海全域及苏浙皖14地市的长三角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协同防控网络。

在卫生健康协同治理方面,长三角区域已落地出生“一件事”跨省通办,实施“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办理、统一发证”,重塑流程,办理时间由18天减少至不超过5天,申请表由6份减至1份,群众办事环节由15个减至2个,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预防接种证》发放、出生登记、社保卡申领、医保参保登记等5事项“网上办、全程办、无需往返异地”。促进卫生综合监管一体化,推进跨省毗邻区域联合执法,强化行政处罚信息共享。推进职业健康资源共建共享,成功上线长三角职业健康管理协作、化学中毒救治协作信息平台。

编辑:沈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