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北外滩累计开竣工重大建设工程46个、总体量超过300万平方米,引进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335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这是记者昨天从北外滩开发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未来五年,北外滩将从建设施工加速期转向塑造核心功能的转型提升期,虹口也将随着经济体量持续扩大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进入深度转型的关键阶段。
五年来,北外滩先后建成重大项目23个,共计155万平方米,落地形成了一批标志性规划项目:世界会客厅,于建党百年之际落成,已成为重要会议会展集聚之地;480米浦西新地标,历时两年完成地下工程,已破土而出;320米白玉兰广场顶楼观景台开放,可360度尽享魔都风光;北外滩来福士、雅诗阁国际人才公寓等项目建成开业。
五年来,北外滩以产业集群为重点,厚植区域发展动能,其中航运和金融产业区域贡献超45%。目前,已集聚港航企业4700余家,运力占全市近七成;集聚各类金融机构2100余家,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亿元,入选上海市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同时,市区协同,布局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上线交易,贡献了全市“双碳”立项标准的三分之二以上。
“过去五年,北外滩开发建设‘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五年,将是‘长个子’‘壮筋骨’的关键时期。”虹口区委书记李谦这样打比方。
虹口起源于港口,发展于港口,也将繁荣于港口。昨天,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在上海白玉兰广场正式启动,将打造全要素、一站式、共享型法律服务高地。
虹口区区长吕鸣介绍,“在资金、科技、人才、数据、文化等要素资源汇聚加持下,北外滩以‘枢纽即港’为价值取向,塑造‘多港并进’的功能矩阵,助力上海强化‘四大功能’。”如今的北外滩,是服务贸易港、科技创新港,也是总部经济港、国际活力港。未来,还将结合“乐业虹口”国家示范项目和北外滩人才会客厅建设,打造“国际人才港”。
未来,北外滩将放大世界会客厅效应,集聚更高能级的总部企业、国际功能性机构,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速增值,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
加快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大力发展航运保赔、海事仲裁、贸易融资担保等联动创新业务,一体化提升股权投资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际法律服务港等功能,搭建一站式共享开放的“走出去”平台,成为上海“五个中心”融合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扩大航运、金融、商贸等支柱产业优势,壮大绿色低碳、高端智能检测装备、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做大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规模。
北外滩还将遵循“一心两片、新旧融合”规划格局,以片区更新提升区域整体价值。核心区尚有待开发建设地块8幅、100万平方米,将进一步加大开发强度,4.5公里空中连廊、22公顷无车区将陆续建成,连同综合交通体系,形成立体城市空间。“提篮桥”和“虹口港”东西两个片区,将赓续传承城市文脉,激活历史风貌当代价值,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更新发展优势,构建上海中心城区标识显著、古今交融的现代化城市新图景。
未来,北外滩也将继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公共空间网络。引进上中国际、金光国际等优质教育卫生资源,配套建设人才公寓、低密度住宅等多层次的居住产品,6公顷中央绿轴可直达滨水,实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