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上海迎来众多来自欧美及大洋洲的免签国家游客。在繁华都市欣赏美景、体验文化的同时,这些外国游客也热衷于购物,茶叶、丝绸、特色美食等中国特色商品成为首选。来自意大利的朱丽叶还特别向海外朋友推介:上海是一个值得亲自来看看的城市,这里的体验无可替代。
“五一”假期,西班牙游客劳拉和男友飞抵上海。游览完东方明珠塔,他们在塔前广场拍照,男友的相机镜头对准了远处的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等高楼,劳拉的手机镜头则对准了广场电子大屏幕上的卡通动物。劳拉和男友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19天中国之旅中,他们会去上海、北京、张家界等地。刚在上海玩了一天半,劳拉已经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里的天气、建筑和人们,都那么美好!”
静安寺前的“静安时光生活节”市集上,来自罗马的朱丽叶和男友米歇尔正坐在一个漫画摊前,等摊主为他们画一幅毕加索风格的画像。近20分钟的细细描摹后,一幅颇为神似的画像出炉,朱丽叶和米歇尔双双竖起大拇指。问清楚支付方式和价格,米歇尔打开支付宝扫码支付160元,动作颇为熟练。
朱丽叶是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借着“五一”假期和中国对意大利免签,朱丽叶的男友和另一名朋友欧伦佐一起来到中国,两名男士将在中国停留10天。逛街时,欧伦佐买下了一款标价800元的“上海”牌手表,手表特别的设计让欧伦佐爱不释手,买完单就拆开包装戴在了手上。
已经在上海生活了三个月的朱丽叶,品尝过小笼包、馄饨、海鲜等美食。谈及在中国的购物推荐,她如数家珍:“一定要买中国茶叶,尤其是乌龙茶。更重要的是亲自来上海尝尝这里的美食和街头小吃,坐地铁和火车去朱家角、杭州和苏州也是非常棒的体验!”
在苏州一所中学教英语的新西兰游客安娜和未婚夫詹姆斯,“五一”假期首次来到上海。在浦东的一家休闲品牌店,他们买了不少衣服:“我们在新西兰没看到这个牌子的商店,觉得合适就买了”。
安娜还表示自己知晓中国的离境退税政策,会提醒詹姆斯离境前在机场办理相关手续。后续几天,詹姆斯和安娜决定在上海购物、品尝美食,还想根据一些社交平台的推荐去体验一些上海的特色酒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免签是吸引众多远程国家游客来沪的重要原因。其中,不少游客因为身边有亲友与中国或上海有渊源,他们由此追随而来。免签政策为这类“探亲+旅游”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32岁的俄罗斯游客丽莎,因为丈夫在俄罗斯、上海和佛山之间有业务往来而与中国结缘。这是丽莎和妈妈第一次来上海旅游,两天后丽莎的丈夫将抵沪和她们一起旅行。丽莎说,她曾多次听丈夫谈起上海的繁华和多彩,这次终于眼见为实。有备而来的丽莎下载了众多适合在中国旅行的应用软件,她不仅用微信接收了记者为她和母亲拍摄的照片,还发来一句中文“我很高兴认识你”。
当然,对于初次来到中国的游客而言,并非所有的旅程都畅通无阻。劳拉希望预订一家陆家嘴正大广场的网红餐厅,发现手机软件上的二级菜单是中文,无法查看确切的预订方式。记者试图打电话帮他们预订,但餐厅回复:“节假日不接受预订,现场排队可能需要3小时以上。”最终,劳拉不得不转向其他商户。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