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昨天上午,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双拥办指导,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上海大学、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报告会”在上海大学礼堂举行。

报告会完整回顾了解放上海战役的全过程,多位解放上海的英雄烈士后代上台分享了感人故事。上海大学学生代表、静安和宝山区军烈属代表、社会化拥军优属支持单位代表等现场参加报告会。

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崇敬英雄,砥砺前行,传承红色基因,共建光荣之城。

上海战役取得军政全胜

要理解75年前上海解放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意义,首先要了解当年发生了什么。

报告会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张云作《一场关乎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战役——庆祝上海战役胜利75周年》主题报告,从上海战役的基本概念、上海战役的取胜之道、上海战役胜利的意义三个方面作了详尽介绍。

上海战役从1949年5月12日持续至5月27日,共计16天,是渡江战役的最后一役,也称京沪杭战役最后一战;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追击中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也是一场关乎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把上海完整地交到了人民的手中,取得了军政全胜,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张云认为,人民解放军主要的取胜之道在于高明的战略指导、有序的战前准备、壮烈的城市攻坚、独特的制胜典范四个方面。

张云指出,上海的命运实际上是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缩影。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荣辱安危始终都与这座城市息息相通,密切相关。上海的解放,是时代的转换和历史的转折。 此外,上海战役胜利还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当代意义,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张云说。

先烈故事感人至深

上海解放是由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16天的战斗中,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2.4万余名指战员光荣负伤,7613名指战员献出了生命。报告会现场邀请到了3位英雄烈士后代,他们讲述了先辈浴血奋战、解放上海的感人故事。

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29军87师是打响上海解放第一枪的部队,后又从西线主攻月浦镇。87师师长张强生将军之子张晓宇回忆,5月14日是作战命令要求攻占月浦镇的关键一天,张强生和副师长林乃清、参谋长叶克守分别到前沿阵地了解情况,部署组织第二次强攻。至15日拂晓,87师占领了月浦全镇,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

在月浦激战中,87师259团团长胡文杰在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他是我军在上海战役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胡文杰牺牲22天后,他的小儿子胡继军出生了。

“父亲作战的特点是靠前、下沉,战前亲自抵近侦察、勘察地形,战斗中尽量近前观察和指挥,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胡继军说,5月14日的战斗中,胡文杰手提卡宾枪亲自率部队持续向敌阵地发起冲击,终于打开突破口,将敌一部驱出月浦,后又组织部队连夜修筑工事、部署防御,“据战友回忆,父亲生命最后70多个小时没合眼,是在与敌人奋力厮杀、枪林弹雨中度过的”。

从1949年1月至5月,为迎接上海解放牺牲的地方烈士共100名,其中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68人。陈冠宁的父母陈尔晋、王曼霞本可以享受优渥的生活,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民党中潜伏了十余年。

“上海战役开始前,父母派人到丹阳汇报起义行动计划。不幸的是,行动计划被国民党特务探悉。5月9日,父母被捕,一同被捕的还有当时仅11个月大的我。”在上海党组织的营救下,国民党当局被迫释放了陈冠宁。5月19日,陈尔晋、王曼霞在宋公园(现闸北公园)刑场坦然赴难,当时,王曼霞还怀有身孕。后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陈尔晋、王曼霞为革命烈士。

传承红色文化赓续优良传统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近年来,上海充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赓续上海英雄城市和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宝山是解放上海战役的主战场,宝山烈士陵园内安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战役宝山战区牺牲的1886名烈士遗骸。上海解放纪念馆也坐落于此,纪念馆馆长孔祥俊介绍,改陈后的《战上海——上海解放革命历史主题展》以时间为脉络,分为“运筹帷幄”“军政全胜”“城市新生”三部分,通过300余幅图片资料,302件革命文物和历史档案、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光荣岁月。

“近年来,我们以上海解放纪念馆为平台和窗口,精心策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孔祥俊说,一方面,以场馆为载体认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积极打造“思政红课堂”特色品牌,主动将红色宣讲送进部队、学校、社区;同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数字化的图文、音频、短视频、朗诵演绎、微展览等形式,多渠道宣传推广。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表示,“红色”是上海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新时代新征程,上海大学将持续为上海发展注入上大活力、增添上大智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