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7日消息(记者何智康)近日,“逐梦星河 传承荣光——第九届航天精神书法展闵行巡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这是该展览自上海图书馆首展后巡展的第一站,以书法艺术为载体,将航天精神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生动诠释航天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航天精神走进大众、浸润人心。

“逐梦星河 传承荣光 ——第九届航天精神书法展闵行巡展”开幕(央广网发 上海航天书法家协会供图)
巡展首站来到闵行,激发大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与热爱
第九届航天精神书法展精心设置“航天精神赞”“航天成就颂”“航天群英谱”“航天翰墨情”四大篇章,于10月下旬在上海图书馆持续一周展出,反响热烈。其中,“航天群英谱”篇章展出了上海航天16位优秀代表、模范工匠的事迹,以及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真挚感言,均配有书法家专门书写的作品,以笔墨传递敬意,展现航天人的精神。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上海航天书法家协会供图)
作为巡展的第一站,闵行巡展开幕式汇聚了多位部队老将军,以及上海航天局工会、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宣传部、闵行区总工会、航天六院801所、闵行区文联等单位相关领导,闵行区政协春申书画院、闵行区书协、闵行区美协、上海航天书协等单位书画家代表,航天系统以及相关单位代表。
上海市闵行区文联副主席、闵行区书协主席何国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特意邀请了闵行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以及黎明小学20多名小学生参与,希望航天精神能感染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更多人,渗透到社会各个地方。
上海航天局副局长、工会主席李昕指出,此次书法展是以艺术形式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载体,意义深远。他期待更多人通过展览感受到航天精神的澎湃力量,进一步激发大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与热爱。


展览现场(央广网发 上海航天书法家协会供图)
沉浸式课堂让孩子们感受“航天+书法”的双重魅力
开幕式后,观众有序步入展厅,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航天+书法”的文化之旅。一幅幅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依次呈现,篆、隶、楷、行、草五体兼备,或雄浑苍劲,或飘逸洒脱,笔墨精湛,气韵生动。内容既有对航天事业发展成就的赞颂,也有对航天精神的深刻诠释,更有对浩瀚星海的未来展望等。


杨永法带领学生观展(央广网发 上海航天书法家协会供图)
展览现场,航天精神书法展组委会成员、上海航天书协主席杨永法为黎明小学20多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与趣味的沉浸式课堂,让“航天精神从娃娃抓起”落到实处,为航天文化的长远传播注入青春活力。他带领孩子们穿梭于四个展览板块,结合航天故事与书法知识,用易懂的语言阐释航天精神;他还指着笔墨细节,为孩子们讲解书法笔画的运笔技巧。
在一幅写着“敢于梦想,敢于追求,不畏艰难,不惧挑战”的楷书作品前,杨永法告诉孩子们:“这是我的学生写的,和你们差不多大。咱们一起读出来,把航天人应有的精神与担当传下去,好不好?”孩子们齐声朗诵,清脆的声音在展厅回荡。
让航天精神浸润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更多群体
展览首日,不少长者和年轻人专程赶来,他们大多结伴而行,或仔细观看航天模范工匠的照片与事迹,不时低声交流;或驻足在一幅幅书法作品前,啧啧赞叹;或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多位环卫工人出现在展区,她们认真浏览16位航天模范工匠的事迹,蓝色工装格外显眼。航天六院801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志泉感慨:“此次参加巡展,是航天精神的又一次洗礼,对我们新一代航天人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鼓励。”

环卫工人在“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作品前驻足许久(央广网发 上海航天书法家协会供图)
“航天精神可以通过书法艺术,跨越年龄与身份的界限,浸润每个人的心田。”航天精神书法展组委会成员、上海永法文创产业发展基金会书记冯学泽表示,展厅内不同群体的观展画面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动态场景,也为推动航天文化传播、培育时代新人注入了新的动力。
据悉,第九届航天精神书法展闵行巡展由上海航天局工会、上海市闵行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上海航天书法家协会、上海市闵行区书法家协会、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永法文创产业发展基金会、上海宝龙美术馆承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12日。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