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8年到2023年的35年间,成都高新区从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至237.3平方公里,独角兽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在这里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一揽子科创新政助力“PI(第一资源)—IP(科技成果转化)—IPO(资本化)”创新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实验室“双子星”领跑高能级创新平台

日前,天府绛溪实验室先进计算前沿研究中心举行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工作推进会,标志着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天府绛溪实验室正式落地运行。

“先进计算前沿研究中心将全面推进智能协同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关键技术攻关,引领云边端智能和算力协同科技创新,全面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先进计算前沿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在智能协同计算方面形成持续引领能力,成长为我国在AI领域的“贝尔实验室”。

作为四川省批准成立的首批四个天府实验室之一,天府绛溪实验室兼具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的双重“身份”。除建设国家一流水平的实验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外,天府绛溪实验室还将设立平台公司及产业基金,服务创新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以“揭榜挂帅”、订单制项目合作、科技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聚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促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加速突破并进行成果转化。预计到2025年,天府绛溪实验室将成为成都高新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

与天府绛溪实验室同一天挂牌的,还有天府锦城实验室。2022年11月23日,这2个新成员的揭牌加入,不但意味着四川争创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天府实验室整体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也意味着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在2022年喜收“豹尾”,为成都科技引领全国全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创新是生物医药的“发动机”。作为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融合发展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围绕重大慢性病(恶性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攻克“卡脖子”技术,着力打通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建立全球领先的全生命周期药械创制体系,实现0-1的突破、1-10的转化和10-N的产业化。

截至目前,实验室聚焦靶点发现与验证、不同类型药物研发、药物制剂与成药性评价、中试及检测等闭环通路,构建全国范围内覆盖研发领域最全、技术实力最强、服务能力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新药创制全链条、全周期研发体系,启动建设重大功能平台17个,将实现“Idea/概念-全周期药物研发平台-全方面论证-创新性突破”的体系、技术、模式、管理一体化创新。

除了天府实验室,一系列高能级平台也在成都高新区拔节生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清华芯华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相继落地,累计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66家。

“揭榜挂帅”和“团队赛马”加速创新要素聚集

今年1月,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启动“全球生物医药青年人才策源计划”并发布首批需求榜单。半年后,14个团队成功揭榜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首批“揭榜挂帅”和“团队赛马”项目榜单,实现了转化项目和创新人才两大科技创新核心要素的聚集。

首批榜单中,“揭榜挂帅”4个、“团队赛马”10个。“揭榜挂帅”项目重点聚焦1-10或10-N的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形成项目孵化公司和科技转化产业集群;“团队赛马”项目重点聚焦0-1或1-10的创新,开展重大科技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或极具价值的科研文章。

榜单采用“揭榜挂帅”和“团队赛马”两种形式,意在将“产业孵化”与“前沿探索”相结合,通过经费支持和产业赋能,力争实现临床问题、核心技术“双突破”,最终达到产品、企业“双上市”的目的,更好推动区域建设高质量发展创新策源地。

据悉,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领域“放管服”改革,打通政产学研的堵点难点,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1月,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岷山行动”计划,面向国内外顶尖团队“揭榜挂帅”,探索构建“一链双轮六维”的制度创新体系,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及未来产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

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成果转化。自“岷山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成都高新区已有两批共11个团队成功揭榜,聚集各类人才超过300人,项目团队已获融资近亿元。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如细胞工程研究院开发的新型通用型治疗性疫苗,在临床研究中已出现令人振奋的“完全缓解”效果,该产品类型和治疗效果均属于国际首次;华西医疗手术机器人研究院研发的神经可视化脊柱微创手术导航系统,通过AR技术虚拟补充手术视野,极大降低了手术难度、提升了手术精度,为全球首创。

首创“中试+”生态理念发力“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都是“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一大堵点。但是,要创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就在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如何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成为待解之题。

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举办“中试+”生态大会并揭牌首个“中试+”生态园区,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构建“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创新生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力争早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

中试平台不仅能聚集人才和项目,帮助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更能赋能产业,提升现有产业能级,孵化未来产业。

更早之前,今年1月,成都高新区就已启动中试跨越行动计划,提出5年内新建20个中试平台,服务1000个中试项目,实现200个创新产品上市,孵化1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发展目标。同时,发布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试十条”政策,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并厘清政府与市场不同职责,坚持市场化运作,提出“瓦特式人才+市场化投资运营+科创团队”运作模式。

如今,“中试”成为成都高新区的高频词。比如,成都未来科技城提出,依托已建成约16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布局概念验证、中试放大、成果交易、孵化加速、企业培育服务等功能;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提出,构建“孵化--研发--中试--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完成全区100万平方米中试载体规划,建成中试载体近20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的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中试研发平台、总投资1.5亿元的生物治疗中试平台等24家中试平台经认定开放。同时,还加快建设功率半导体中试研发平台等8个中试平台,并将聚焦车载智能系统、新材料等领域规划布局30余个中试平台。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就已融入“科创”基因。随着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落地建设、“揭榜挂帅”机制的创新运用、五位一体“中试+”创新生态的持续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这里实现共融共舞,知识创造迭代活跃、领先技术加快转化、领先产品持续涌现、主导产业集群成链、城市标签级科技领军企业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正加速形成,将为四川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贡献成都高新区力量。

编辑:昌思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